生孩子時,產房裏爲什麼那麼冷?孕婦早了解對順利生娃有幫助
老話說,生個孩子鬼門關走一趟!
的確,懷胎十月就已經夠辛苦了,但最終分娩的階段卻更辛苦,而且還可能有危險。
要承受很長一段時間的分娩陣痛,還可能經歷緊張、害怕、尷尬和崩潰等情緒狀態,甚至大人孩子有生命危險。
正是因爲和肚子裏的寶寶經歷了這樣的過程,所以母愛偉大!
若說「生孩子最難忘的回憶」,可能每個人都不一樣,但常見的是痛和冷。

生孩子時,產房裏爲什麼那麼冷?
生完娃的媽媽,說起產房的感受,除了痛的要命,還感覺產房裏面很冰涼,冷到裏面的氛圍都冰冷。
不僅是剖腹產的媽媽有這樣的感受,順產生娃出了很多汗的媽媽也有這樣的感受,這又是爲什麼呢?
作爲過來人,京媽總結了下,主要原因可能有這幾點。
1.醫護人員故意調低了室內溫度
不管是手術室還是產房,出於這幾點考慮,醫護人員會故意把溫度調低:
① 讓孕婦保持意識清醒。
分娩的過程本就是很耗費精力的事情,若是產房內溫度過高,那處於疲憊狀態的孕婦就容易犯困,影響分娩狀態。
若是溫度適當調低些,有利於孕媽保持相對清醒的意識狀態,儘快順利的生下寶寶。
② 減少孕媽身體水分流失。
尤其是順產的媽媽,宮口開全的過程,會隨着分娩陣痛大量出汗。
這時若是產房溫度高,會加重孕婦出汗,身體水分流失過多,也不利於分娩。
③ 減少細菌滋生,減少發生感染。
不管是產房還是手術室,都是無菌環境,就是爲了避免發生感染。
而高溫也是細菌滋生的一個條件,把溫度調低些,可以一定程度抑制細菌滋生,避免產婦和新生寶寶發生感染。

2.分娩中,孕婦身體開啓了「自我保護狀態」
對於順產媽媽來說,宮口開全的過程非常耗費能量和體力。
再加上生娃第三產程,寶寶出生的階段,媽媽會失血較多,體內的能量越來越少,身體就會自動開啓「自我保護狀態」。
因此,孕媽也會感覺很冷,手腳摸上去都是冰涼的。

生孩子時,如何避免在產房中出現冰冷害怕感?
進入產房後的孕婦,陣痛來了,肚子痛的要崩潰,同時也會擔心自己和寶寶的安危。
就會緊張害怕,覺得整個環境都很冰冷,甚至還不自覺的發抖,怎麼做才能緩解這種狀態呢?
1. 孕婦儘量放鬆心情
很多公立醫院,產房是隻孕媽孕婦一個人進去的,陪產的家人只能等在門外。
對於孕婦來說,劇烈的陣痛,加上嚴肅的產房氣氛,而且自己一個人躺在冰冷的產牀上,還沒有經驗,不清楚下一步會經歷什麼,就會更緊張更害怕,手腳冰涼,緊張的發抖發冷。
京媽建議:
- 孕期就提前瞭解分娩的過程和應對方法,避免因害怕未知而帶來的緊張感。
- 提前準備好待產包,高能量的食物,開全宮口的過程很耗費精力,提前準備好食物,方便及時補充能量。
- 進入產房前,家人尤其是老公,給孕婦足夠的安全感,告訴她“我們都在外面陪着你呢”,精神上給予最大的支持。
-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選帶陪產的產房,老公進去陪着生娃。
- 進入產房後,也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來回走動,分散注意力。

2. 使用些「減痛方法」
比如現在醫院都已經推行無痛分娩了,符合條件的孕婦就可以選擇打無痛,真的能輕鬆不少!
產婦在產房感覺冰冷無助,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分娩陣痛。
無痛分娩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不僅不會對胎兒有不好的影響,反而能讓分娩疼痛大大降低,作爲過來人,建議孕媽們有條件一定要用。
除了無痛,也可以嘗試導樂,通過陪伴專業陪伴服務,也能降低產婦身體不適感,狀態放鬆下來。

3. 儘量保持冷靜,配合好醫護人員
雖然說生娃的過程,真沒法讓人冷靜,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太疼了!
但既然已經進產房了,寶寶要出生了,那就堅強起來,給寶寶做好榜樣!
產房的醫護人員一般會告訴產婦,應該怎麼呼吸和用力、注意什麼,那就好好做好配合,儘快把寶寶平安順利的生出來。
這個時候,一定要避免:
不聽醫護人員建議,自己瞎用力、用蠻力,或者大喊大叫,信心不足想打退堂鼓,喊着要剖腹產。

其實忍一忍,寶寶也就出來了,但若是中途受不了,順轉剖,那就得受兩茬罪了。
你們覺得生娃時,在產房最難忘的經歷是什麼?歡迎來分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