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能勝出的孩子,往往出自於這4種家庭,快看你家在其中嗎?
中考考完了,一部分孩子勝出,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而一部分孩子卻被中考淘汰了,只能上職校或者直接出去打工。
中考的成績不僅跟孩子本身有關,其實跟他們背後的家庭也是脫不開關係的。

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組建的家庭什麼樣,培養出的孩子肯定就會受到家庭的影響。
一般來說,中考能夠勝出的孩子,大都來自這四種家庭,值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們反思!
第一種:
家有超級負責的父親
之前看到過一則極目新聞的報道,黃成傑是武漢市六十四中學的同學,他的中考考出了629分的高分,妥妥的中考贏家。
黃同學自己非常努力學習,專注且高效,很擅長深度思考,還通過“說題”的方式來強化加深知識印象。
同時,他還用講解和分享的模式,把知識點複述給同學或爸爸聽。

而他爸爸呢,更是黃同學學習上的助力,在黃同學的家庭中,爸爸是陪他學習的主要負責人。
黃同學的爸爸超級負責,他負責到什麼程度?從兒子小學一年級起,爸爸就會主動帶着筆記本去學校找各科老師取經,找老師詢問孩子在教育中遇到的問題,並在生活裏陪伴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比如,爲了增強兒子的自控力,爸爸特意爲他制定了手機監督制度,避免孩子沉迷手機。
黃同學能取得中考的勝出,靠的不止是自己的聰慧和努力,更是靠這位超級負責任的父親,靠他的悉心陪伴和引導教育,才能培養出中考勝出的孩子來。
第二種:
有學習氛圍的家庭
黃成傑的家裏,不僅有300多本藏書,而且這些藏書並不是擺設,他幾乎都看過。
平時在家中,父親也很愛看書。
這樣有學習氛圍的家庭,很難養出不愛讀書的孩子來,讀書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融入進家庭文化中了。
不少學霸的家庭,都把學習變成了生活裏的一部分,比如,父母會在週末帶孩子去博物館參觀,會帶孩子出門旅行開拓視野,會讓孩子把英語單詞寫下來貼在冰箱上。

這些教育細節隱藏在生活中,隨時讓孩子可觸摸式學習,將孩子的閒散時間填滿,還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這樣既豐富了孩子的世界,又相比普通家庭更容易培養出中考稱霸的孩子,值得父母們效仿。
第三種:
關注孩子心理狀態的家庭
有不少家庭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的身體狀態和學習成績,比較關注孩子是否生病了,近期的學習成績如何。
對於孩子的心理狀態,關注度較低,甚至幾乎不怎麼重視。
我朋友家的孩子小輝,原本在初二時還是班級前三名,朋友每天都盯着小輝學習,對小輝的心理想法瞭解很少。
後來到初三時,小輝的成績逐漸下滑,最後中考連重點高中都沒考上。
這時候朋友才從兒子嘴裏得知,他早戀影響了學習,他知道錯了,但後悔已晚。
孩子的身心越健康,心思越專注於學業,自然就越容易中考勝出。
這不僅需要孩子平時保持高自律性,也需要父母們悉心觀察,更多地主動去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及時幫助孩子做出調整,讓孩子恢復到最佳的心理狀態。
第四種:
父母關係和諧的家庭
父母恩愛和諧的家庭,孩子更容易中考勝出,考出優異的成績。
相反,父母經常吵架,有家暴行爲,這樣的家庭孩子很難用心學習,也很難像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樣幸福快樂。
小李同學在上小學時,成績非常好,經常拿雙百。
可上了初中,父母因爲負債感情破裂,倆人店鋪瑣事很多,經常爭吵,小李心理壓力非常大,總是睡不着。

逐漸地,小李上課注意力分散,成績一點點下滑,最終只考上了普通高中。
中考勝出的孩子背後,是整個家庭的奮力託舉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每個中考勝出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大家庭的奮力託舉。
這其中,父母們的付出是隱形的,但卻是可見、可推理的。
有的家庭裏,父母總是埋怨孩子考試成績差,自己卻每天不給孩子做表率,下班回家就沉迷刷手機視頻。
還有的家庭裏,父母對孩子的學習不指導,而且還不給孩子提供情緒價值,只知道嚴厲要求孩子拿成績。
試想,這樣的家庭跟以上四種家庭比起來,孩子的支撐力量薄弱,孩子又哪有拿高分的優勢呢?

總之,想要孩子中考勝出拿高分,父母們首先要端正態度,對孩子的身心負責任,經常陪伴孩子學習,時常跟孩子溝通,確保孩子在身心健康的情況下學業進步。
相信在父母們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更容易給父母們交出滿意的中考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