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輔導孩子作業心肌梗死,別讓陪娃寫作業變成家長的“催命符”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是多少養娃家庭的真實寫照!
陪娃寫作業,生氣發脾氣還是小事了,一個不小心,可能命都要搭上!40多歲的張先生,幾乎每晚都會盯着馬上要中考的孩子寫作業,也因此經常和孩子發生爭執,最終在一次爭吵中,張先生突然感到胸痛難忍,呼吸困難,經急診醫生排查,考慮張先生爲急性心肌梗死。
陪娃寫作業陷入崩潰的家庭數不勝數,就連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副教授丁延慶都吐槽,雖然自己和妻子都是北大高材生,但是在輔導作業上也不斷被女兒搞崩潰,動不動就怒吼訓斥。
半夜發帖貼房貼錢找親家求接走
被娃氣到腦梗心梗住院
氣到拍桌子把手拍骨折
甚至還有被氣到出家的
一到寫作業的環節,再有耐心的父母也會被折磨到“瘋掉”!
然而,陪寫作業的這個過程中,受傷的只有家長嗎?
凡是每天被父母怒吼打罵寫作業的孩子,沒有一個真心喜歡學習的。
一到寫作業,平時慈眉善目父母就變得暴力值爆表,一言不合就被罵“蠢”,甚至被毆打,父母的這些行爲只會讓孩子在整個寫作業的過程中感到害怕緊張,瑟瑟發抖,這種揪心的緊張感會持續數個小時,導致孩子的價值感爲負數,神經緊繃,壓力巨大,長期下去,孩子一提學習就頭疼,一說作業就反感,形成考試或學習焦慮症,不但不會在學習上改善,反而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寫作業的時間變成了父母和孩子負面互動、劍拔弩張的時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孩子開始模仿父母解決問題的方式,變得喜歡吼罵,沒有耐心;他開始厭惡和父母的溝通,越來越討厭和父母相處,等孩子進入青春期,因爲寫作業導致的不愉快會集中爆發出來,孩子性格出現問題,親子關係走向崩塌。
張先生的孩子已經初三,其實已經擁有獨立的學習能力了,可是爸爸還是每天盯着寫作業,給孩子安排學習計劃。表面上看是爸爸負責任,關心孩子,實際上還是對孩子的不放心,控制慾過強。
陪寫作業是必要的,但又不是重要的!作爲家長,我們一定要明白陪寫作業的到底是爲了什麼。
1、建立起自驅力
我們總是擔心孩子學習不自覺,如果不陪着孩子寫作業,孩子肯定會只玩不寫,磨蹭到半夜!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到底是孩子不自覺,還是因爲你把孩子的自覺性毀掉了呢?
你的監督,你的打罵,你的抱怨,甚至你給孩子講題的方式,都會毀掉孩子的自驅力。
擔心孩子寫作業只顧着玩,就要求孩子在寫作業之前完成喝水上廁所的這些程序,桌面除了作業任何東西都不要留,利用番茄鍾來保證孩子在一段時間內的專注和效率。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最容易犯錯的一點就是經常用“成年人的角度”看孩子。因此總是懷疑孩子的智商,罵孩子“蠢”“笨”。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幾歲孩子的思維和理解力能和一個成年人劃等號嗎?
與其說孩子聽不懂不理解,不如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方法錯了!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語言給孩子講題,用孩子的思維教孩子,改變自己,而不是抱怨孩子。
另外,不停地抱怨和責罵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惡學習,變得焦慮緊張。孩子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責罵。
我們陪寫作業的目的不是完成作業,而是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培養孩子在學習上的自信心,這樣孩子纔會產生自驅力,以後學習越來越自覺。
2、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爲什麼有的孩子越陪越喫力,而有的娃越陪越輕鬆?
答案就是“習慣的不同”。
沒有養成好習慣的孩子,在學習上永遠都不會改變磨蹭磨嘰的壞習慣,他們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每天應該做什麼,最終不得不由父母出面每天盯,然後父母臭罵,孩子崩潰,進入一個又一個負循環。
實際上,只有低年級的孩子是需要父母陪着寫作業的,孩子到了五六年級後,父母就需要逐步放手,到了初中後應該由孩子每天自主安排作業和學習。
而那些父母一撒手自己就撒歡的高年級孩子,都是在之前的陪寫中沒有養成好習慣的孩子。
所以,在低年級時,我們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單純地寫作業,而是要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掌握好方法。
比如,快速完成作業不拖沓、字跡工整作業乾淨、懂得如何複習、知道如何預習、對每天的學習內容心裏有數,對每週每月每學期都有自己的規劃等等。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培養出好習慣,掌握了高效的學習方法,擁有了滿滿的自驅力,這樣的學習纔會讓孩子和家長都輕鬆!
別再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