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喫什麼飯,就是什麼樣的人

來源: 更新:

作者:極物君

好好喫飯的人,才能過好一生。


臺灣作家林清玄曾在文章裏寫:

人總是選着自己的喜好。

這喜好往往與自己的性格和本質十分接近,所以從一個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


要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認真生活,可以看他有沒有好好喫飯。


而要了解一個人的性格,可以多和他喫幾頓飯。


因爲他對生活的態度,或許就和愛喫的飯息息相關。


01

  • 愛喫麥飯的人,最懂珍惜

一到春天,自然與山野的氣息,就會飄到餐桌上面。


麥飯,便在掀起鍋蓋時,盪出嫋嫋白煙。


麥飯的麥,或許源於面。


指的是將榆錢、槐花、白蒿、苜蓿、艾、芹菜葉、洋芋等與麪粉拌勻,然後在籠屜中蒸熟的食物。


有些人喜歡將它拌上蒜泥辣椒,還有些會搭配肉菜同炒而食。


每片菜葉都裹着薄薄的麪粉,入口時帶着麥香,細嚼又香又軟。


一串串被春風吹綠的榆錢,一把把長着白色絨毛的白蒿(茵陳蒿),一簇簇陽光下散發香氣的槐花……


自然的氣息帶着清香,只消簡單一蒸,就讓愛喫的人擁有了舌尖上的春天。


宋代詩人陸游,也曾贊其香鮮,提筆寫下“日常處處鶯聲美,歲樂家家麥飯香”。


早先青黃不接時,地裏挖點野菜,樹上捋點花葉,便是救飢的菩薩飯。


如今生活好些,人們便將這種做法傳承下來,反而是難得的山野美味,更能憶苦思甜。


愛喫麥飯的人,往往懂得珍惜。


他們順應時令,將大自然中的美味端上餐桌。


也帶着如植物一般的生命力,在生活中勇敢向前。


熱氣中蒸騰的,不止是一份美味,也見證着時間的流轉。


一碗麥飯裏,更藏着落葉歸根的嚮往,和對家鄉的思念。


02

  • 愛喫蓋飯的人,活得豐富

蓋飯,絕對是最樸實無華,卻最有滋有味的菜飯搭配。


主打的就是一個“所見即所得”。


青椒炒肉可以蓋飯,魚香肉絲可以蓋飯,帶着鹹鮮滋味的土豆牛肉,紅豔耀眼的番茄炒蛋……萬物皆可蓋飯。


順着菜流入米飯的醇香湯汁,讓平淡的日子都變得有滋有味,能咀嚼出口感。


多變的菜色,包攬蒸煮炸炒。


葷素百搭,在舌尖點綴千滋百味,還有幾分濃墨重彩的美。


就連相似的碟頭飯裏,叉燒滑蛋、豉椒排骨……也個個豐厚誘人。


溫州的糯米飯,撒上油條、蝦米、蔥花,再澆上香菇肉末湯,早餐喫“天光”,更是銷魂。


飯菜有味,色澤飽滿。


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續飯,讓老闆再澆一勺湯汁,不加配菜都足夠美味。


快速抵達舌尖的香氣,讓米飯的熱氣與肉菜共舞。


每一次用餐,都在見證美食世界的多元與融合。


愛喫蓋飯的人,往往活得豐富。


他們絕不滿足於單一、寡淡的境遇,會通過不斷的嘗試,找到生命裏的不同。


五花八門的蓋飯,見證混搭的奇蹟,更藏着對南北味蕾的包容。


03

  • 愛喫炒飯的人,熱情爽朗

炒飯,是頻頻出現於影視中的至尊王牌。


即使最單純的蛋炒飯,高級者也要求“飯要粒粒分開,還要沾着蛋”。


更別論“煙花三月下揚州”一定要打卡的揚州炒飯,火候與配料,手藝與功底,要在一瞬間巧妙搭配,才能呈現出真正的鮮。


“滋啦滋啦”升騰的熱油,讓炒飯金衣加身,在空中翻滾。


蔥花雞蛋,要何時下,要多麼散,得是默唸於心的記憶。


貴州的怪嚕飯、福建的瑤柱絲炒飯,廣東的臘腸炒飯……讓人聞見香味就想馬上喫完。


肉類、海鮮、穀物、蔬菜的搭配,是豐儉由人的滋味。


將鹽、糖、醬油紛飛於鍋內,見證油脂在焦化反應下,塑造的不同調味。


愛喫炒飯的人,往往熱情爽朗。


他們活得乾脆,不喜歡拖泥帶水,能將生活過的熱氣騰騰。


粒粒分明的炒飯,呈現出生活裏的酣暢與繽紛。


04

  • 愛喫糯米飯的人,心懷溫柔

三月三是廣西人的盛會。


也是壯族、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歡歌飲宴的好時機。


除了精彩萬分的搶花炮、拋繡球活動外,村村寨寨,最少不了的一定是五色糯米飯。


從天然植物中獲取的五彩,將糯香的米飯染成耀眼的色彩,飽滿非常。


五種色彩,有着五種不同的芳香。


它不光是食物,也帶着對草木的柔情,承載着就地取材的民間智慧。


古有一“糯”千金,今有一糯千變。


用不同的組合在飯上繪出生活,也成爲了一種有趣的表達。


或許是得益於糯米本身的溫柔,它還在八寶飯中與甜蜜的蜜棗款款交融;


又去帶着清鮮的竹筒飯裏體會竹風的滋味。


當糖潤物細無聲地融化在膨脹的米粒中,每一次細抿,都像是春風的輕拂。


愛喫糯米飯的人,往往很溫柔。


他們願意等蒸氣慢慢將糯米潤透,在一味一品中,感受香甜風味在舌尖湧流。


05

  • 愛喫煲仔飯的人,不擺架子

最好喫的煲仔飯,永遠在小巷子。


最挑剔的食客到了它面前,都不會再擺架子。


用帶着保溫功能的瓦煲,將“生米煮成熟飯”,臘腸、滑雞、排骨、鱔絲……


百般鮮味與開蓋時仍嫩綠的葉子一起,從容迎接生活的重擊。


一煲市井味,皆是米粒香。


快節奏的揭蓋速度,與慢節奏的暖煲救贖,合二爲一時,再凜冽的寒風也擋不住香氣的征途。


底部的飯焦,帶着柴火的獨有風味,合適的豉油,將喫貨的心用鮮美沁透。


從外地遠道而來的煲仔飯愛好者,也要在這種風味裏,收穫幸福。


一個煲,黯然銷魂,怎麼也喫不膩。


愛喫煲仔飯的人,往往隨和親近。


他們不介意走很遠的路覓食,或是坐着膠凳進食。


一個人的煙火氣,也能成爲生命裏的最佳治癒。


多少風雨,在此一笑而過。


06

《禮記》中寫: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誰的生活裏,能少得了柴米油鹽?


你愛喫什麼飯,就是什麼人。


好好喫飯的人,才能過好一生。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