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原話是這樣,別再說錯了

來源: 更新:

“富貴險中求,

也在險中丟,

求時十之一,

丟時十之九。”


老祖宗是勸你要合理的評估風險,而不是要你去豪賭一把。


“父愛則母靜,

母靜則子安,

子安則家和,

家和萬事興。”

人間的倫理還是要父母以身作則,不是光靠晚輩忍氣吞聲來維持表面的和平。


“遇良人,先成家,後立業;

遇貴人,先立業,後成家。”


如果我們把這句箴言的前言後語都去掉,就有篡改之嫌了。伺機而爲吧!


“不聽老人言,

喫虧在眼前。

盡聽老人言,

終身難向前。”

長輩經常用前半句話來壓制晚輩,這是不對的。老祖宗早就在這句話裏面把辯證的關係都說透了,讓大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男尊女卑”

正解的理解是:

男尊,是公正無私,“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女卑,是謙卑慈祥,而不是我們認爲的男人尊貴,女人卑賤。


“兄弟如手足,

妻子如衣服”

意思是說:

兄弟像自己的手腳一樣,而妻子是值得自己展示給外人的體面。


“糟糠之妻”

是指:和自己經歷苦難時,喫糟糠的妻子,而不是說妻子是糟糠。


“女子無才辨是德”

而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老祖宗原意是說:女子若是沒有才學,但如果你能明辨是非,那也是一種難得的美德,而不是說女子不用上學,不用讀書,沒有才華,反倒是一種美德。


“最毒負人心”

“無度不丈夫”。

自古以來呢,負心之人才是最狠毒的。“無度不丈夫”,指的是一個男人如果沒有度量,他就不算是大丈夫。這句話也道盡了真男人應該有的擔當和氣度。


“生前不飲夫家一口水,

死後不用夫家一口棺。

這是孃家人給女兒終生的底氣!原來十里紅妝裏的“妝”,是一個女子的一生。

古代大戶人家的女兒,出嫁時的嫁妝,會綿延十里,盛大又隆重,紅綢開路,棺材壓陣。所有的嫁妝成雙成對,不論輕重大小,都是兩人一扛,兩人一排,大到婚牀田契,小到胭脂粉。一行300多人的隊伍,把女兒一生所需要的東西全部備齊,從萬工轎到千工八步牀,從隨行的衣物到鍋碗瓢盆,甚至連壽衣和棺材都帶着,實力盡顯。原來這個“妝”是孃家爲女兒一生鋪的路。

不止如此,在古代。男子給彩禮和給聘禮也有很大的區別。古代娶妻,需要下的是聘禮,而不是彩禮。聘禮,是男方給女方父母帶去的財物,是帶着尊重的意思去聘請,是確立一個女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徵。而重金娶妻,娶的是完璧之身;八抬大轎,抬的是大家閨秀;明媒正娶,則娶的是賢良淑德;三媒六聘,聘的是知書達禮。而女方也會按照聘禮的比例回禮相應的嫁妝。而彩禮呢?卻是在納妾的時候,給女方的父母一些金錢,這個錢,是用來買斷女方的人身權。從此之後,女方成爲了男方的家奴,與她自己的父母再無瓜葛。這就是爲什麼古代的第一任妻子叫妻,之後的都只能叫妾。但是今天,很多人把這兩個概念混淆了。


有些人蓄意了要篡改。請大家不要再盲從那些隻言片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