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來越順的祕密:養磁場,提能量

來源: 更新:

作者 :儒風君 · 小西



《易經》有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人生順遂與否,不在於外境如何,而在於內在能量高低。

低能量者,終日困於瑣碎,越活越累;

高能量者,善於借勢修心,越走越順。

真正的風水,不在祖墳住宅,而在穩定的內核。

01

低能量的人,總在自我消耗

《莊子》雲:“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低能量的人,如同困在淺井的蛙,整日被瑣事纏身,越掙扎越疲憊。

他們的精力不是用來成長,而是消耗在無謂的糾結、懊悔和焦慮中。

真正的內耗,不是外界給的壓力,而是自己不肯放過自己。

農夫有兩隻水桶,一隻完好,一隻漏縫。

完好的桶總會驕傲地說:“看,我每次都能把水一滴不灑地運到主人家。”

於是漏桶整日內疚不已:“我又漏了一半水,真是沒用,主人早晚會把我丟掉!”

可是,農夫卻毫不在意,依舊每天用它來打水。

原來,漏桶經過的地方,早已被農夫灑滿了花籽,待到秋天野花盛開,蝴蝶飛舞。

農夫會將花采下,用來裝點整個房屋。

一個自我消耗的人,就像這隻漏桶,盯着自己缺失的部分。

把能量耗在自責裏,就會看不見自己正在創造的奇蹟。

如此,人就會越來越不幸。

《景德傳燈錄》有段著名公案:

僧人問:“如何是解脫?”

禪師答:“誰縛汝?”

低能量的本質,是自我編織的牢籠。

你只有把注意力從自己缺少的,轉向我能創造的,斬斷過去,活在當下,迴歸本心,才能自得圓滿。

畢竟,你的注意力在哪裏,能量就流向哪裏。

停止內耗的瞬間,就是好運開始的時刻。


02

高能量的人,懂得“借勢修心”

《周易》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高能量的人,不是天生精力充沛,而是善於藉助天地之勢,滋養自身。

他們根扎大地,卻虛心向上;身經風雨,卻愈挫愈強。

真正的修心,不是苦熬硬撐,而是順勢而爲。

黃河邊有位老艄公,總在汛期擺渡。湍急的河水裏,他的船卻行得最穩。

年輕人請教祕訣,老艄公帶他來到河邊,指着水中的枯枝說:“你看那枯枝,硬挺的,早被礁石撞得粉碎,柔韌的卻能漂到入海口。”

說着,艄公解開纜繩,遇漩渦時,借旋轉之力調轉船頭;迎面打浪時,就以船舷斜切,借力破浪。

正因如此,老艄公的船板雖補滿了補丁,但卻總能平穩渡河。

黃河從不用蠻力,它只是順着地勢走,就劈開了整座黃土高原。

真正的修行不在對抗,而在借力。

風來修韌性,雨過修深度,逆境修格局。

莊子說的,“與物宛轉”,就是這個道理。

颱風中心的風眼反倒最平靜,蓮花出淤泥的莖杆其實最挺拔。

真正的強者,不是與命運硬碰硬,而是學會與之共舞。

當你學會借勢修心,便能不求全,反自全;不追光,卻自明。


03

最好的風水,是穩定的內核

《菜根譚》雲:“衆人以順境爲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

世人總在追逐外在的風水,祖墳朝向、住宅佈局,卻不知真正的風水,不在山川形勝,而在方寸之心。

內心若穩,外境自安;內核若定,萬變不驚。

明代王陽明創立心學時,遭朝野羣嘲。

他在《傳習錄》中記載:

某日講學被扔臭雞蛋,弟子憤慨,他卻笑道:“他們罵的是他們想象中的王陽明,與我何干?”

正是這份定見,讓心學終成顯學。

《莊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內心穩定的人,面對名利得失,如鏡照物,來不拒,去不留。

他們明白,失去的從來不屬於自己,留下的纔是真正所得。

所以說,一個人過得好運與否,不需要風水羅盤,也不靠堪輿大師,只看你的心。

修一顆穩定心,便是修來了最上乘的定海神針。

豐子愷說:“人間的事,只要生機不滅,即使暫被阻抑,終有抬頭之日。”

人生的順遂,從來不是偶然,而是能量的積累與磁場的養護。

低能量的人,困於內耗,如涸澤之魚,越掙扎越無力;

高能量的人,借勢修心,似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你的磁場,決定你吸引什麼;你的能量,影響你成就什麼。

養好一身清正之氣,便是最有效的改運良方。

願你我在浮躁的世界裏養靜氣,在變幻的世事中守本心。

如此,自能生機不滅,終待抬頭之日。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