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賭局美國不敢下注?一場戰爭輸掉百年霸權,三大支柱崩塌在即
基於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越來越多的“表態”和“動作”,早就不是什麼祕密了——不僅臺海的局勢日益緊張,而且中美兩國的關係也在日益降溫的同時也在臺海的局勢上越來越多的表現出對抗的態勢,這就更不能不讓我們深思了。從軍售到官員竄訪,從聯合軍演到輿論炒作,華盛頓的小動作就沒停過。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美國看似囂張,實則心虛——他們根本不敢在臺海真正掀桌子。爲什麼?因爲這場賭局,美國輸不起。
霸權根基,賭注太大
美國的全球霸權,靠的是三根支柱:美元、美軍、科技壟斷。而美元的全球化流通更是讓美國能夠“三步走”地將全球的利益都收入囊中:一步“印鈔”般的將全球的財富都匯聚到美國的腰包裏;二步就憑藉着11艘的核動力航母和800多個海外的軍事基地就構成了對全球的軍事威懾;三步則通過其所處的科技的頂端的霸權地位就始終站在了全球的產業鏈的頂端。這三根柱子看似堅固,卻有個致命弱點:臺海衝突可能讓它們一夜崩塌。
一旦美國在臺海戰敗,美元霸權首當其衝。中國若拋售美債、推動人民幣結算,美元信用可能瞬間崩盤。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曾坦言,美元霸權是美國最大的戰略資產,失去它,美國將淪爲二流國家。更別提臺海航線承載着全球貿易命脈,戰端一開,供應鏈斷裂、油價飆漲,美國經濟先遭反噬。
軍事牌局,美軍勝算渺茫
美軍表面“天下第一”,但在臺海這個特定戰場,優勢反而成了軟肋。中國打造的“區域拒止”體系,專克美軍航母。東風-21D、東風-26反艦導彈被外界稱爲“航母殺手”,配合殲-20戰機和055型驅逐艦,已在家門口劃下一道“防護圈”。
美國智庫CSIS的兵棋推演結果更讓白宮寢食難安:美軍可能損失兩艘航母、近千架戰機,代價遠超承受極限。更何況,美軍後勤線長達上萬公里,而中國以逸待勞,裝備補給快速到位。這種“決心差距”,註定美國在臺海佔不到便宜。
歷史教訓,賭國運者必亡
從西班牙“無敵艦隊”折戟,到蘇聯在阿富汗耗盡國力,歷史反覆證明:霸權帝國最怕的不是失敗,而是無法承受的代價。美國自己也有過慘痛教訓——越南戰爭拖垮經濟,伊拉克戰爭耗費萬億軍費。如今美國國債突破30萬億美元,財政靠“借新還舊”維持,哪還有錢打一場臺海級別的戰爭?
更諷刺的是,中美經濟早已深度綁定。美國超市裏擺滿中國商品,農場主靠對華出口賺錢,科技巨頭依賴中國市場。一旦開戰,美國民衆先遭殃。政客們敢加稅還是敢印錢?加稅激化民怨,印錢引爆通脹,怎麼選都是死路。
盟友體系,脆紙一張
美國在臺海問題上拉攏日、澳等國壯膽,但真到動手時,有幾個盟友靠得住?日本七成民衆反對捲入臺海衝突,韓國更傾向避免激怒中國。就連北約也表態謹慎,法國、德國多次強調支持“一箇中國”。
美國前駐太平洋島國大使塞拉曾透露,臺軍祕密赴美接受訓練,但這種勾連終究見不得光。一旦美國在臺海失利,盟友體系可能像多米諾骨牌般倒塌。昔日“日不落”英國在蘇伊士運河危機後霸權崩解,美國難道想步後塵?
臺灣,終究不是美國的牌
美國打“臺灣牌”,本質是想以臺製華,既賺軍售利潤,又牽制中國發展。但臺灣問題關乎中國核心利益,中國退無可退;而美國只爲維持霸權,絕不敢壓上國運。這種“決心不對稱”,早註定了美國的首鼠兩端。
別看美國政客嘴上強硬,實則最怕“臺獨”分子真闖大禍。美學者瑞·達利歐警告:臺海戰敗將給美國帶來“恥辱性後果”。其實美國心知肚明,臺灣牌打得越兇,越可能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畢竟,中國統一是歷史大勢,誰想阻擋,先掂量掂量自己輸不輸得起百年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