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076型兩棲攻擊艦進度驚人,距離服役僅剩最後一步?

來源: 更新:

長江口的一艘鉅艦悄然調整了方向。艦首從朝向港口轉爲直面外海,覆蓋在甲板上的臨時工棚被拆除,一架形似迷你滑車的裝置被安置在飛行甲板的電磁彈射軌道上。幾天後,多方消息證實: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號成功進行了電磁彈射小車測試!

其10個月的驚人之舉,已使外界對其發展的速度大大超出預期。相比福建艦當年拆除工棚耗時約13個月,076型工期縮短近四分之一,堪稱“下餃子”模式再升級。

所謂“小車測試”,是艦載機實彈射前最關鍵的一步——用模擬艦載機重量的鋼製小車替代真機,彈射後落入海中回收。

通過測量加速度、飛出距離等數據,驗證彈射器穩定性和安全性。這次測試意味着076型的電磁彈射系統已具備基礎發射能力,爲後續真人真機彈射鋪平道路。

其以徹底的“打破傳統”之姿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對兩棲攻擊艦的傳統定位的顛覆性徹底的打破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其滿載排水量超4萬噸的巨型身軀,飛行甲板的長達260米,堪稱中型航母的“小兄弟”。

其更爲顛覆的則是將電磁彈射技術的先進成果應用於兩棲攻擊艦的固定翼飛機的彈射上,使其成爲全球首艘能將固定翼飛機全部通過電磁彈射的兩棲攻擊艦。

與全球大多數的航空母艦相比,只有美國的“福特”號航母和我國的福建艦都將其作爲了主要的艦載機起降系統,然而這兩者都具備了超級航母的特徵。

採用電磁彈射的優勢尤爲明顯手段,尤其能充分地將各類飛機的彈射頻率提高到最高,尤其適用於重量相差很大的無人機羣的快速、高效的起飛,傳統兩棲艦依賴垂直起降戰機,但F-35B這類飛機受限於起降方式,載彈量和航程大打折扣。

而076型的電磁彈射技術的發揮,更讓如殲-35的隱身戰機、攻擊-11的無人機等一系列的裝備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充分地發揮出其所具有的全部的性能,軍事專家杜文龍評價,076型可變身“無人機航母”,其打擊範圍和效率將顯著提升。

小車測試完成後,076型將很快轉入海上試驗階段。根據福建艦經驗,下一步是通過實機彈射驗證全系統可靠性。

攻擊-11隱形無人機可能成爲首選測試機型——其無尾飛翼佈局隱身性能出衆,機體緊湊適合艦載,若進度順利,殲-35等有人駕駛艦載機也有望上艦測試。

專家預測,076型有望在2026年底前服役。隨着福建艦的成功攻克了電磁彈射的穩定性難題,076型也就可直接“移植”了這樣的經驗,從而大幅地縮短了其海試的週期,對於推動中國海軍的電磁彈射技術的迅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不僅僅體現了兩棲艦的獨特性,亦將成爲分佈式作戰體系的關鍵的戰略性戰略支點。其不僅可搭載氣墊的登陸艇和陸戰隊員分別執行傳統的登陸戰、反登陸戰等傳統的近戰作戰,還可將各類無人機羣等作爲“遠程火力”、“遠程斬首”、“遠程疏散”等各類遠戰的重要兵器,發揮出其在近戰、遠戰的各個戰場上的全方位的作戰優勢,進一步增強了海軍的強大戰力。

通過對雙艦島的精心設計,不僅能更好地優化了航空作業的效率,而且前艦島的主導性地位使其更好地負責了航行的工作,同時後艦島也能夠更專心地將精力都集中到了戰機的起降的指揮上,從而更好地發揮了雙艦島的戰鬥力.。

五角大樓兵推顯示,4艘076型組成的戰鬥羣可將區域防線向外推進800海里。在臺海或南海想定中,076型可率先出動無人機削弱敵方防禦,爲後續兵力打開通道。其低成本、高靈活性的特點,甚至能部分替代航母執行中低強度任務。

隨076型小車的外試一一成功的完成後,已經初步具備了形成戰鬥力的快車道的基本條件了,這艘融合航母級航空戰力與兩棲突擊靈活性的鉅艦,正在改寫現代海戰的規則書。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