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霸權穩拿!技術代差拉大!美軍戰機徹底落後!

來源: 更新:

聽說沒?中國殲-36戰鬥機直接飆到2萬米高空玩巡航,美國F-22抬頭瞅半天連影子都摸不着!這可不是瞎吹,高空飛行數據一擺出來,美軍飛行員心裏都得咯噔一下,殲-36這波操作直接把空戰規則改寫,以前拼機動性,現在拼的是“誰站得高看得遠”。

殲-36能躥上2萬米高空,靠的是三臺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硬核發力。傳統戰鬥機飛到1.3萬米以上就得喘粗氣,空氣稀薄得讓機翼難產生足夠升力,機動性咔嚓往下掉,可殲-36偏不信邪,三發佈局讓它在高空照樣保持85%推力,2.5馬赫超音速巡航輕鬆拿捏。

反觀F-22,老舊的F119發動機到了2萬米高度推力直接衰減四成,所謂1.9萬米升限還得靠理論數據硬撐——2023年打氣球那次,F-22等到氣球降到1.7萬米纔敢動手,三枚導彈才搞定目標,高空性能啥樣大家心裏門清。

高空優勢不只是爲了數字好看。殲-36在2萬米打開雷達,探測範圍罩住400公里空域,F-22的AN/APG-77雷達撐死掃描200公里。這意味着殲-36在300公里外就能鎖定對手,F-22卻得悶頭衝到200公里內才能發現危險。這差距好比狙擊手拿着八倍鏡對陣近視眼拼刺刀,霹靂-17導彈射程拉到四五百公里,F-22掛載的AIM-120D導彈才180公里射程,還沒進入攻擊範圍就先被點名了。

殲-36的殺手鐧遠不止飛得高。它的機體採用翼身融合設計,機翼面積衝到90平方米,低翼載荷特性讓它在3萬米高度照樣穩如泰山。全身覆蓋0.2釐米超材料隱身塗層,雷達反射截面比F-22小三個數量級,紅外信號強度更是降到F-22的二十分之一。美軍飛行員就算僥倖摸近殲-36,機載雷達屏幕上也大概率是一片雪花——這玩意在2萬米高空飛過,簡直像隱身風箏飄在平流層。

更讓美軍頭疼的是殲-36的體系作戰能力。它壓根不用親自格鬥,彈艙塞進8枚霹靂-17導彈,搭配“忠誠僚機”無人機羣,隔着老遠就能發動飽和攻擊。F-22的航電系統還停留在1990年代,數據處理速度只有殲-36的五十分之一,Link-16數據鏈傳輸慢得像蝸牛。殲-36卻通過量子加密通信實時直連天基衛星,AI自動規劃攻擊路徑,空戰從“單挑”變成“羣毆”。

美國六代機NGAD項目現在焦頭爛額,單機成本飆到3億美元,軍費削減又雪上加霜。殲-36憑藉完整產業鏈把成本壓在8000萬美元以內,三條量子雷達生產線全開。等F-22機羣老化到退役,殲-36早帶着無人機蜂羣守候在平流層了——這場高空競賽的勝負,其實從起飛那刻就註定了。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