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深陷停飛潮!航母艦載機鏽跡斑斑,美高層暴怒拍桌:誰來背鍋

來源: 更新:

美軍引以爲傲的“空中王牌”F-35戰機,正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2025年10月9日,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主席羅傑·威克當場拍桌怒吼,震動了整個會場。讓他如此憤怒的,是F-35系列戰機接連爆出的嚴重問題——近半數戰機被迫停飛,航母艦載機機身鏽跡斑斑,這款號稱全球最先進的五代機,如今成了美軍的“燙手山芋”。

尤其是F-35A的運維狀況就令人越發地擔憂起來,能否真正的將其運用的到戰場上,成其爲“神機”還很值得我們去揣測。

美國政府問責局最新報告顯示,從2019年到2023年,F-35A的任務準備率從71%暴跌至51%,相當於每十架戰機中就有五架無法升空作戰,正是因爲一兩個關鍵的零部件的短缺,就讓了一批高精尖的戰機都停飛了在原地,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空軍參謀長提名人威爾斯巴赫在聽證會上坦白,維修和訓練全都受制於零件供應,戰機只能躺在停機坪上“乾等”,更糟的是,維護成本瘋狂超標,國會議員們看着預算表直搖頭。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卡爾·文森”號這艘最新的航母上的F-35C艦載機居然也被拍到了渾身都是鏽斑的“土鱉”樣。機背、艙門、蒙皮邊緣腐蝕嚴重,原本光滑的隱身塗層變得坑坑窪窪,活像從海底撈出來的古董。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F-35C作爲一款專爲海洋環境下的艦載機的高新戰機,其理應能更好地抵抗高鹽高溼的海洋環境的惡劣的侵蝕,但其所採用的隱身塗層卻不堪其憂,含有鐵氧的顆粒一遇鹽霧就極易氧化生鏽,理論上每架F-35C每週需要15至20小時防腐維護,但航母長期在印太地區部署,任務繁重加上人手不足,保養根本跟不上。

可惜的並不是面子上的生鏽問題,而正是隱身的塗層的失效直接導致了戰機的雷達反射的特徵都異常了,在演習中就曾被敵方的電子戰系統給鎖定了。若發生在實戰,後果不堪設想。

其巨大的維修賬單也就不言而喻了,僅僅一道鏽就可能將一臺機器的壽命縮短一半甚至更長的時間。一架中度腐蝕的F-35C需修72小時、耗資4.7萬美元;重度腐蝕則可能停飛53天以上,徹底打亂航母部署計劃。

可謂是飛行員的“兩不如”——一不如戰機多,二不如飛行時間長,只能在模擬的“戰機窩”裏“紙上談兵”,實際的飛行時間都在銳減。

而如今,長期的空中無戰的狀態使得飛行員的實戰能力一天天的在退化,原本就少的優秀的飛行員也紛紛選擇了離職,培養一名合格的F-35這樣的高新戰機的飛行員的成本可謂天價,這種人才的流失無異於雪上加霜。

不難發現美軍的預算與戰略的深深的混亂就是其背後的根源所在。但由於國防預算的未能給予F-35的額外撥款,其2026財年的採購47架的F-35的具體的資金如何用都由國防部的自行決定了。戰略方向也一團亂麻:前任空軍參謀長奧爾文的重組計劃聚焦“大國競爭”,但新任提名人威爾斯巴赫更強調本土防禦,西太平洋戰略無人接盤。

而F-35的困局也悄悄地延伸到了盟友的圈子中,如日本的F-35A機隊的任務準備率僅僅49%,英國、意大利等國也因F-35的零件的缺陷和交付的延遲等原因都不得不開始考慮了自研的戰機了。

這場危機揭開了美軍裝備體系的深層傷疤。不僅僅是F-35的技術問題就能把它的困境概括的了,從零件的供應鏈都斷了、維的生態也就亂了,F-35的困境才真真地到了一個都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的戰略目標上努力的境地。但如威克所警告的那樣,只要最先進的戰鬥機都無法起飛,那我們的空軍就再也無法爲國家的安全提供堅強的防護了。”若美軍不能儘快打破這一死循環,F-35的“空中霸主”神話恐將徹底崩塌。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