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生氣發文:中國不買美國大豆,是經濟敵對行爲
中國只是不買美國大豆了,沒想到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而這也把特朗普氣得不輕,說什麼中國不買美國大豆,是經濟敵對行爲。還生氣的表示,他們不買我們大豆,我們就不買他們的地溝油!很明顯能看出,特朗普這是真的生氣了,又開始無理取鬧了。

那麼問題來了,1粒大豆而已,爲啥能讓特朗普如此氣急敗壞,甚至隔三差五的威脅中國呢?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每年進口大豆1億噸左右,佔全球市場的60%,因此在國際大豆貿易中,中國是全球賣家的甲方爸爸,自然也是美國的。美國農業部的數據,2024年大豆以245.8億美元的出口額,位居美國農產品出口首位,其中中國從美國進口約2700萬噸大豆,貿易額高達128億美元,佔美國大豆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
你可能會說了,中國不買美國大豆,也就損失128億美元,這也不多啊,怎麼就讓美國難受了?

哎,這你就錯了,因爲農產品不能光簡單的看貿易額,還要看它的就業人口和龐大的貿易鏈。
首先:農業貿易額不高,但是涉及的就業人數特別多。統計數據顯示,農業每年爲美國經濟貢獻9.5萬億美元,佔國家經濟總產出的18.7%。農業部門直接或間接地,支持了超過10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僅大豆出口一項就在農業、製造業、運輸業及相關產業中創造了超過23.1萬個工作崗位,也就是說,中國不買美國大豆了,對美國農業、製造業、物流而言都造成了影響。

尤其是美國農場主是特朗普鐵票倉,農業州如果倒戈,到時候特朗普很可能會輸掉中期大選,影響美國政治。

其次:美國農場經營模式抗風險能力差。中國是人多地少,就比如說我家就4畝地,種子肥料啥的我們都自己掏了,即便虧了,也虧得不多。美國不一樣,美國是農場模式,普通的農場也有1.8萬畝左右,大農場甚至能到3萬畝,這麼多的土地,種子、化肥、農藥以及農機啥的就不能依賴農場主掏錢了,而是依賴政府補貼,還要依賴銀行貸款,豐收之後再還賬。
中國不買美國大豆了,那美國市面上的大豆就供過於求,價格就會暴跌,現在美國大豆價格,已經從每蒲式耳15美元左右,跌到了現在的10.1美元左右,而成本是11.03美元,也就是說,今年種的大豆越多,虧得越多。

華爾街日報說美國大豆協會的主席,今年種大豆虧了75萬美元,現在連化肥農藥都買不起了,要找銀行貸款。
政府的補貼遲遲不到位,即便到位也彌補不了損失。銀行貸款卻迫在眉睫,現在別說利息了,連本金都還不上了,許多農場主申請破產。彭博社7月數據顯示,美國農民申請的小企業破產數已升至5年來最高點。
中國不買美國大豆了,傳遞出中國強硬態度“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但是特朗普將這一行爲,視爲故意挑釁。你看特朗普是咋說的:我認爲中國故意不買我們的大豆,並給我們的大豆農戶製造困難,這是一種經濟敵對行爲。還說要終止與中國的食用油以及其他貿易領域的合作。
很明顯,特朗普不認爲這是自己的錯,而是甩鍋給中國,還要對中國的食用油以及其他貿易領域實施禁令。

不過我們也不要慌,因爲美國進口的食用油,其實就是咱們的地溝油,美國買它是造生物燃料的。美國農業部網站數據,美國是中國地溝油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量約爲127萬噸,佔中國地溝油出口總量的約43%。不過就算美國禁了,對中國又有啥影響呢?
特朗普要是真的想讓中國買大豆,其實很簡單啊,要麼就是放低態度,認真的跟中國談。要麼就是便宜點,用人民幣計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