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戰機去向成謎!美急甩162架“空中坦克”,臺島豪購?

來源: 更新:

夕陽灑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的跑道上,162架A-10“疣豬”攻擊機即將結束近50年的服役生涯,等待它們的本該是“飛機墳場”的寂靜歸宿。然而命運突然轉向——美國《亞洲時報》爆出驚人提議:將這些退役戰機高價轉賣給臺灣,用於“對抗解放軍登陸艇和無人機羣”。消息一出,島內某些勢力竟如獲至寶,彷彿撿到了防務“金礦”。

“疣豬”傳奇與現實困境

這些誕生於冷戰時期的空中怪獸,曾是美軍對抗蘇聯鋼鐵洪流的王牌利器。機身下方那門30毫米GAU-8復仇者機炮,每分鐘傾瀉3900發貧鈾穿甲彈,連坦克頂甲都能撕開。覆蓋駕駛艙的鈦合金裝甲厚達38毫米,號稱能硬扛23毫米高炮直擊。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144架A-10摧毀了900輛伊拉克坦克,成爲地面部隊最信賴的“空中保護傘”。

​但神話止於現代戰場​​。當美國空軍宣佈2026年前淘汰全部162架A-10時,退役將領們聯名抗議,烏克蘭卻默默收回了求購請求——俄軍遍佈戰場的防空導彈讓這些“空中坦克”淪爲活靶子。五角大樓的評估報告一針見血:A-10最大速度僅706公里/小時,飛行高度常低於300米,在解放軍紅旗-9、S-400等先進防空系統面前,生存率比“颱風天裏的蠟燭還低”。

臺島豪購的致命誤判

臺當局對這批老舊戰機表現出的熱情,暴露了其戰略誤判的三重危機:

​​起降即毀滅的物理困局​​。臺灣島多山地形限制了機場佈局,全島僅有的幾處空軍基地早被解放軍導彈鎖定。軍事推演顯示,戰時第一波打擊將精確摧毀跑道和機庫。需1.2公里跑道起降的A-10,恐怕連升空機會都沒有。美軍專家直言:“它們只能在跑道上等着被炸成廢鐵”。

​​空中棺材的戰場現實​​。即便僥倖升空,A-10的低速特性使其在臺海如同“沒穿盔甲的騎士”。解放軍“三位一體”打擊鏈將率先奪取制電磁權,再用無人機蜂羣和霹靂-15導彈淹沒天空。面對殲-20隱身戰機的獵殺,這些亞音速目標只會成爲“殲-16的162個移動靶標”。

​​天價維護的無底黑洞​​。每架A-10每小時飛行成本超1.8萬美元,退役後零件供應鏈斷裂。臺軍連F-16V升級都屢遭延期,更別提維護50歲“高齡”的專用攻擊機。此前採購“毒刺”導彈遭遇的質量問題,已預示了天價買回的可能是“停機坪裝飾品”。

美國算計的三張底牌

急於甩賣“疣豬”的背後,藏着華盛頓精明的政治生意經:

​​經濟賬​​:162架戰機退役後,每年省下數千萬美元維護費。轉手臺灣既能清庫存,又能賺取超額利潤——臺當局歷來被強塞溢價裝備,2019年採購M1A2坦克就比市場價高40%。

​​戰略牌​​:通過製造“臺灣獲得反登陸利器”的假象,刺激島內“臺獨”冒險情緒。美智庫報告曾露骨指出:“讓臺灣佈滿刺蝟武器,能增加大陸武力統一的成本”。

​​模糊術​​:退役戰機不屬現役裝備,美方既可宣稱“未提供進攻性武器”,又能實質強化對臺控制。這種“戰略模糊”的升級版,實爲試探中國大陸紅線的危險遊戲。

自我安慰的致命幻影

臺防務部門幻想用A-30機炮攔截登陸艇羣,卻選擇性忽略瞭解放軍已列裝數百架攻擊-11隱身無人機。當“疣豬”在低空艱難瞄準時,蜂羣無人機早已從萬米高空投下精確制導彈藥。

更諷刺的是,美軍自己正在把資源投向第六代戰機,卻把淘汰裝備包裝成“臺海救星”。前國防部長奧斯汀早有定論:“這些老舊飛機在先進防空系統面前就是自殺工具”。

跑道盡頭,最後幾架A-10的螺旋槳緩緩停轉。它們的命運彷彿一面鏡子:美國節省的軍費將變成B-21轟炸機的零件,臺灣付出的天價保護費卻換回162具“空中棺材”。五角大樓文件裏冷冰冰的“退役計劃”四個字,在臺海掀起的漣漪終將歸於平靜——正如軍事史反覆驗證的鐵律:​​把安全寄託在他國淘汰武器上的賭徒,終將輸掉最後一塊遮羞布​​。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