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蓋上起豎紋、白斑是“死亡信號”?4 種狀況要警惕→
生活中,多數人的指甲光滑紅潤,但也有不少人的指甲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些人指甲會有明顯凹凸不平的豎條紋,有的人會有斑點,還有的人指甲很厚或突然變小……
有人說指甲有豎條紋,意味着腸胃不好;有人說指甲有白斑,是體內有寄生蟲;更有人說,指甲出現異常症狀,預示着是“死亡信號”……那麼,真相是怎樣的?指甲出現哪幾種狀況,說明身體可能真的出現了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清楚。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關於指甲的 7 個流言
不必過於焦慮
流言 1:指甲有豎紋,表示消化不好、營養不良。
真相:細小的豎紋大多數人都有,這是正常生理現象。
大多數人的指甲都有細小豎紋,只是明顯和不明顯的差別,隨着年紀增長,豎紋可能會更加明顯,屬於正常生理現象,與消化不好及營養不良無明顯關係。
較明顯、較深的縱紋在醫學上稱爲“甲縱溝”,甚至可能發展成縱向裂隙,見於線狀苔蘚、扁平苔蘚、甲下疣、甲營養不良,也可發生於X線、化學或機械性的甲板損害。
流言 2:指甲有白斑,是體內寄生蟲在作怪。
真相: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指甲上出現白色小斑點,醫學上稱爲“點狀白甲”,在正常人羣非常常見,多見於指甲,由於微小外傷、輕微磕碰引起,隨着指甲生長會向外移動,直到被修剪掉。
流言 3:指甲出現黑線,一定是癌症預警。
分析:指甲出現黑線不一定是癌症信號,但的確需要引起警惕,因爲有些黑線可能會是癌變引起。引起黑甲的情況,通常有以下 4 種:
① 甲黑素細胞活化:是指黑素細胞在各種因素刺激作用下合成黑素增多,無黑素細胞數量增加的現象,通常是良性病變。甲黑素細胞活化是造成單指黑甲的最主要原因,見於 70% 以上的成人患者,各種生理性、局部外傷刺激、不良行爲習慣、系統性疾病、藥物因素及某些皮膚疾病均可導致黑素細胞的活化。
② 甲母痣:甲母痣的黑色是縱向黑甲,常發生於兒童時期,條帶狀色素沉着明顯,近段甲皺襞、甲周組織也可能出現色素沉着(假性 Hutchinson 徵),如果不好理解,大家把它當作長在甲根部的“色素痣”即可。甲母痣大多數情況下也都是良性的,大家不必過於恐慌。
③ 甲黑子:臨牀表現上與甲母痣非常相似,也是線狀黑甲,也多爲良性病變。
④ 甲下黑素瘤:該病屬於惡性腫瘤,但較爲少見。
這種甲黑線看起來不像前幾種良性病變那麼“乖巧、乾淨”,它的色素帶深淺不一(深棕色、黑色或多色)、邊緣模糊不清楚、寬窄不一,甚至可能出現甲板破潰、甲剝離、甲缺失等甲損傷,就好像甲板被“喫掉了”。“不乖巧的黑線”並不是甲下黑素瘤的唯一表現,也有 25% 的患者表現爲無色素性結節,常破潰出血等。如有 Hutchinson 徵(近段甲皺襞或甲下皮的色素沉着伴隨縱向黑甲)應高度懷疑是甲黑素瘤。
肢端雀斑樣痣黑色素瘤。圖片來源:默沙東診療手冊
總的來說,多個指/趾甲出現線狀黑甲常爲甲的黑素細胞活化導致,並不需要積極處理;兒童或青年人的單發的線狀黑甲,常爲甲母痣或甲黑子,爲良性病變,必要時可局部切除;成年人的單發的線狀黑甲需要適當引起重視,雖然大多爲良性病變,但仍需密切隨訪觀察,面診專科醫師或可藉助無創皮膚鏡進行鑑別及定期監測。如發現黑甲出現變化或提示惡性可能,建議儘早就醫明確診斷。
流言 4:指甲月牙越多,表示身體越健康。
真相:月牙數量及大小因人而異,並不能反應健康狀況。
指甲上的“月牙”其實是新產生的角蛋白細胞,學名爲“甲半月”。“月牙”下方是負責生產角蛋白的甲母質,我們的甲板就是由甲母質產生的。每個手指或足趾上都有“月牙”,只是有的會被近端皮膚所覆蓋無法看到。
“月牙”的數量與大小與角蛋白生成速度有關,並不能反應體質健康與否,年齡、疾病、營養狀況、環境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均可影響甲板的生長速度。
小孩新陳代謝快,甲板生長快,“月牙”數量相對較多,而老年人的“月牙”可隨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小,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對於頻繁用手的人來說,指甲磨損速度快的手指,“月牙”就會更明顯。
如果“月牙”突然變大或突然消失,那麼提示指甲生長速度突然加快或減慢甚至停滯,我們要警惕甲狀腺疾病的可能。甲亢可引起新陳代謝加快,“月牙”就會變得明顯;甲狀腺機能減退則會引起新陳代謝減緩,“月牙”也隨之變小或消失。
飛刀斷雨醫生拍攝
流言 5:指甲周圍出現倒刺,是缺少維生素的表現。
分析:倒刺的醫學名稱爲逆剝,多由外部刺激和手部皮膚乾燥引起,與維生素缺乏無關。
逆剝是指手甲周皮膚乾裂而翹起的長三角形表皮。甲周皮膚相對薄,且缺乏毛囊、皮脂腺,缺少油脂滋潤的角質層容易因乾燥、缺水而分離,從而開裂翹起。
日常生活中,日化清潔用品後或物理摩擦或冷熱變化等因素導致角質層油脂減少,缺乏油脂保護的角質層水分流失,從而出現乾燥、開裂。逆剝也可由於運動、職業性損傷、神經質習慣(例如,咬甲癖)引起。
如果已經出現倒刺,切記不可啃咬、撕扯,不當的處理會導致損傷面積增大、出血,如果未進行消毒就會導致局部感染、甲溝炎等發生,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用清潔的剪刀或指甲刀齊根剪除翹起的角質層。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流言 6:喜歡啃指甲,是因爲缺鐵和缺鋅。
分析:啃指甲與缺鐵和缺鋅完全沒有關係,與精神緊張有關。
啃咬指甲的表現醫學上叫做咬甲癖,咬甲癖多見於兒童和青春期少年,表現爲反覆啃咬指甲的遊離緣,導致甲板縮短,甲板遊離緣常常呈鋸齒狀,有時還會啃咬整個甲面,導致甲板失去光澤,出現橫溝或嵴。
該病主要原因是精神緊張、模仿家庭成員或轉移拇指吸吮習慣。對於模仿家庭成員及轉移拇指吸吮習慣這兩原因,可以通過參加有趣的活動或遊戲來分散他的注意力,幫助他慢慢改掉這個不良習慣。盲目的批評指責,或命令患者停止啃咬行爲,有時會引起患者逆反心理,甚至可能強化啃咬行爲,非常不利於行爲的糾正。
如果上述方法均沒有效果,建議及時諮詢心理醫生,通過心理暗示或者服用藥物治療來改善症狀。
流言 7:杵狀指代表身體有多種疾病。
分析:這種說法過於絕對,非遺傳性的杵狀指的確預示着身體可能有多種疾病風險,但遺傳性的杵狀指不代表有疾病存在。
杵狀指表現爲指(趾)末節肥大成鼓槌狀,甲板增厚,橫向彎曲度增加,Lovibond 角消失(Lovibond 角,即側面看到的甲板和近端甲襞間的夾角ACE在正常甲爲 160°,而杵狀指則大於 180°)。
杵狀指多爲繼發的,最常伴發於慢性心肺疾患,可也見於消化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寄生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間質性肺纖維化、肺癌、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內膜炎、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疾病、原發性膽汁性及門脈性肝硬化、潰瘍性結腸炎、消化道腫瘤、炎性腸病等。
杵狀指(趾)提示了疾病發生的可能,需要及時就醫,請專業醫生幫助判斷並及時治療原發病。另外,也有很小一部分爲先天性的,往往有家族史,與遺傳有關,並不代表存在疾病,無需特殊干預。
指甲出現 4 種情況要警惕
雖然上述網傳內容大多不太準確,但指甲確實能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我們的健康狀況,是健康的“晴雨表”。如果出現這幾種狀況,說明身體可能真的出現了問題:
1
指甲顏色變黃
指甲顏色變黃在老年人最常見,這是機體自然衰老的表現。除此以外,甲真菌病(俗稱的灰指甲)、銀屑病等疾病時指甲也可以變黃。
如果指甲顏色變黃且伴有甲板增厚、鬆脆、甲下碎屑等情況,很有可能是得了“灰指甲”,而銀屑病患者的指甲雖然也會變黃,但是通常會見到針尖大小的凹坑。
2
指甲顏色變紅
甲牀呈暗紅色,常見於紅細胞增多症。
櫻桃紅色甲牀,見於一氧化碳中毒。
侷限性藍紅色斑,有壓痛的,可能是甲下血管球瘤。
3
指甲顏色變藍
臨牀上稱爲藍甲,藍甲常見於心肺功能不全,所有甲牀和甲半月呈紫紺色。服用某些藥物也可引起藍甲。
4
指甲顏色變綠
臨牀上綠色條紋甲,可見於缺鐵性貧血患者,甲板出現綠色條紋狀紋理,可伴有反甲、灰甲。
如何科學護甲?
1.正確修甲:根據甲板生長速度每週修剪 1~2 次,通常建議保留甲板遊離緣 1~2mm,甲板兩端避免過度修剪,尤其是足部拇趾,過度修剪外側兩端容易發生嵌甲或導致嵌甲加重。如果甲板非常脆弱容易劈裂,可以洗手或在沐浴後修剪,避免浸泡過久,過度的浸泡反而會導致甲板變脆。
2.儘量不要修剪甲小皮:甲小皮是靠近“月牙”根部,蓋在指甲上的那一小層薄皮,在指甲根部保護甲基質,有防止病菌及異物侵入的作用。
3.儘量減少直接以指甲接觸東西,或將指甲當做工具來使用,以指肉代替指甲,減少傷及指甲的機會。
4.保持手部乾燥:儘量減少手部浸泡在水中、頻繁洗手或長期處於潮溼狀態,在乾燥的情況下病菌不易生長,感染的機會就會減少。
5.減少接觸各種刺激物,如肥皂、有機溶劑等。如果必須要接觸刺激物,儘可能戴保護性的手套。
6.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洗手,洗手後應即刻塗抹護手霜,以保護溼潤的角質層,尤其是容易皮膚乾燥的冬季。不要忘記指甲表面及甲根部也要照顧到,防止水分流失。
策劃製作
作者丨于思思 北京朝陽醫院石景山院區皮膚與醫療美容科
審覈丨馮珺 國藥同煤總醫院 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陶寧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員
責編丨鍾豔平
審校丨徐來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