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道盡頭是骨科?記住這幾條就不會!
流言
“雪道盡頭是骨科”
很多滑雪愛好者摔傷之後會自嘲“雪道盡頭是骨科”,網上甚至傳說滑雪受傷的可能性高達 15%。
流言分析
其實,並非如此。
滑雪是可能出危險,但是並不像傳言中風險那麼大,去正規場地,量力而行,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之下循序漸進,哪怕新手也可以體驗滑雪的刺激與快樂。
到了冬天,骨科醫生都會比較忙,除了天冷路滑不小心摔傷的,還有不少傷患來自各大滑雪場,有些甚至要做手術。很多滑雪愛好者摔傷之後也會自嘲“雪道盡頭是骨科”,網上甚至傳說滑雪受傷的可能性高達 15%,這也讓不少新手覺得滑雪是一項特別危險的運動,並對此望而卻步。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那麼,“雪道盡頭是骨科”的說法是真的嗎?滑雪真有那麼危險嗎?
雪道盡頭真的是骨科嗎?
雖然“雪道盡頭是骨科”這個說法非常吸引眼球,但實際情況較爲複雜。
確實,滑雪運動中發生的嚴重創傷,常常需要前往骨科甚至進行手術治療,這使得這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成立。尤其是當發生嚴重的滑雪事故時,似乎驗證了這一說法。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然而,從整體參與滑雪運動的人數和實際發生嚴重傷害的比例來看,這樣的情況並不普遍。關於滑雪的受傷情況和比例,我國與外國都有不少研究,綜合各項研究結果來看,滑雪者受傷的比例並不高。
比如我國一項研究《中國崇禮某大型雪場大衆滑雪者損傷情況分析》中的數據顯示,每 1000 位滑雪者平均每日受傷病例僅有 4.5 例左右,略高於國外相關數據(每 1000 名滑雪者平均日損傷率爲 0.5‰~3‰)。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滑雪遠遠沒有那麼危險。
外國也有一項統計顯示,從損傷發生率來看,滑雪導致受傷的風險僅與跑步、網球、空手道這樣強度比較大的運動相當。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滑雪有 10%~15%的受傷率屬於無稽之談。
當然,滑雪不像傳聞中說的那麼危險,不意味着滑雪沒有風險,接下來就讓我們詳細瞭解一下。
不同水平滑雪者的常見損傷
1.新手損傷
假設你是個初學者,剛剛站上雪道,滑起來一點速度之後,心一慌控制不住方向,掌握不了平衡,眼看就要摔倒,那麼你會怎麼做?
相信絕大部分朋友第一反應就是用手撐地避免摔倒,但這麼一來,手腕就很容易受到損傷,輕者幾天舉箸提筆刷手機敲鍵盤諸多不便,重的可能就得去骨科了。此外新手經常摔跤,往往容易出現軟組織挫傷。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2.老鳥損傷
新手會成長,菜鳥也會變成老鳥。隨便滑滑已經不在話下,速度是越來越快,還時不時來幾個有點難度的酷炫動作。對於這些朋友,等閒不會摔倒,但一旦失控摔出去,往往都速度快且角度刁……這會讓大關節損傷的風險增加,例如前交叉韌帶撕裂或骨折,弄不好就得拄拐、臥牀甚至手術。
3.強者損傷
雪場上有時候我們能看到技術特別棒的大神,要達到他們的境界除了努力和汗水,還要付出傷痛。在進行高難度動作時,甚至可能面臨脊柱等處的嚴重傷害,職業運動員尤其如此,像徐夢桃、谷愛凌等滑雪運動健將,身上都有不少傷。不過咱們普通滑滑也達不到這個境界,這裏不再贅述。
那麼我們能做哪些事情讓風險降低呢?
如何安全滑雪?
1.量力而行
首先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量力而行。在滑雪圈內,有一個特別的現象被稱爲“魚雷”。這指的是一些新手滑雪者過於自信,覺得能從雪道上衝下來且沒有摔倒就是勝利,直接去挑戰高難度雪道。
這樣的滑雪者往往膽子大,但缺乏足夠的控制能力,只能堪堪維持平衡,但沒法靈活轉向剎車,從比較陡的雪道劃下來速度非常快,常常衝出雪道或者撞翻其他滑雪者。這種情況在雪道上屢見不鮮,增加了傷害風險。因此,建議新手滑雪者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範圍,慎重選擇雪道。
2.合格場地
規範的雪場往往設施完善,防護充分,配有初學者教練以及足夠的急救人員,雪道狀態也更好。這樣的場地滑起來更安全。
3.防護裝備
務必佩戴合適的防護裝備,包括頭盔、護膝、護腕等,部分初學者還可以考慮護臀,以減少受傷風險。
版權圖庫圖片,不授權轉載
4.技術訓練
掌握基本的滑雪技巧,特別是如何正確地轉彎和剎車,以及摔倒的正確姿勢。
5.身體狀況
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包括力量、柔韌性和平衡感,以適應滑雪運動的要求。
6.休息充足
確保在滑雪前休息充足,避免在疲勞狀態下滑雪。
7.瞭解雪道
在滑雪前瞭解雪道的難度和特點,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雪道。
總之,滑雪是可能出危險,但是並不像傳言中風險那麼大,去正規場地,量力而行,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之下循序漸進,哪怕新手也可以體驗滑雪的刺激與快樂。
滑雪者在享受滑雪帶來的樂趣的同時,要通過以上防護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受傷的風險。記住,滑雪雖然好玩,但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
照“謠”鏡
很多謠言往往會通過誇張的手法來吸引公衆的注意力。在這個謠言中,“雪道盡頭是骨科”顯然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意在通過極端的情境來引發公衆的好奇和關注,且缺乏具體、明確的信息來源和證據支持,這些特點使得網絡謠言成爲一種極具破壞力的信息傳播方式。因此,公衆在面對這類謠言時要保持警惕和理性思考,避免被謠言所誤導。
策劃製作
作者丨黃濤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運動醫學康復專家
審覈丨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審覈丨丁崝
責編丨一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