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自治州“祖國情 中華行”新疆青少年研學活動(博州研學班)

來源: 更新:

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新疆各族青少年學生親身感知偉大祖國的歷史悠久和發展成就。近日,新疆博州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教育局組織225名師生前往北京開展“祖國情 中華行”愛國主題研學。

“這次研學,讓我們深切體會到黨和國家對青少年的關懷和關愛,深刻體會到祖國大家庭的無比溫暖。”參加研學活動的博樂市第一中學學生美迪娜·吾馬爾別克的一番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13日上午,師生們走進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豐臺實驗學校,通過“同踢一場球、同上一堂課、同唱一首歌”等聯誼活動,促進了各族青少年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厚植了廣大青少年愛國情懷。


“今天我上了胡國橋教授的思政課,令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對英雄的意義有了新的理解,在繁華的時代中,我們享受着和平與安寧。然而這背後是無數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好好學習,爲報效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學生美迪娜·吾馬爾別克說。

研學中,同學們還參觀了首都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等地,同學們置身其中,看一磚一瓦,聽風雲歷史。

“今天下午參觀了首都博物館,讓我深刻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厚重與燦爛。每一件文物都承載着歷史的記憶,從青銅器的莊重到瓷器的精美,彷彿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精河縣第三中學學生米嘉銘說,“在這裏,歷史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觸手可及的溫度與智慧。這次參觀讓我更加珍視傳統文化,也激發了我對歷史更深層次的思考。”

在百度,同學們依次坐上無人駕駛車輛,感受科技帶來的神奇,這讓博樂市第九中學的學生付國洋真正體會到科學的魅力。

“原來,科學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抽象理論,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能夠改變世界的強大力量。”付國洋說,“回到學校,我會帶着這份熱情,更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在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的所見所聞讓第五師八十七團學校學生阿如娜感觸最深,凝視着那些歷史照片和實物,她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加清晰的規劃。

“我深刻感受到黨的百年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每一件展品都訴說着信仰與堅守。作爲新時代少年,我將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用實際行動不斷提升自己,爲祖國發展貢獻青春力量。”阿如娜說。

青春須有爲,不負少年志。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堅定理想信念,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鞭策自己,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來源: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記者毛衛華|冉體聞琦谷衛華)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