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荒唐”,特朗普下令美國航母改回去 稱自己非常懂造船

來源: 更新:

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航母甲板上高聲宣佈“我喜歡蒸汽”,他可能沒想到,這句話在軍事和技術領域引發了怎樣的震盪。

在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的“喬治·華盛頓”號航母甲板上,美國總統特朗普面對數千名美軍官兵,毫不留情地抨擊美國海軍最引以爲傲的電磁彈射技術。

他當場宣佈,將簽署行政命令,強令新建航母迴歸蒸汽彈射器和液壓武器升降機,徹底拋棄他口中“愚蠢的電磁玩意兒”。

特朗普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蒸汽的偏愛:“我喜歡蒸汽,我們要回歸蒸汽動力。”

特朗普的不滿是因爲福特艦

事實上,特朗普對電磁彈射的質疑,主要來自於“福特”號航母的糟糕表現,這艘美國海軍最先進的航母在2017年7月服役後,就因電磁彈射器、阻攔裝置等設備頻繁出現技術問題,戰鬥力形成時間被迫一再推遲。

原本計劃在2018年進行的首次戰鬥部署,最終被推遲到前年,整整晚了五年。

即便已經形成了作戰能力,“福特”號的問題依然不斷,美軍作戰測試評估室的報告顯示,“福特”號在電磁彈射器、雙波段雷達和武器升降系統等設備上仍然存在各種問題。

在航母資格認證演習中,“福特”號的出動架次始終達不到項目要求。

既然已經有了福特這個前車之鑑,特朗普自然不願意再造出第二個像福特一樣的“吞金獸”。

蒸汽與電磁

蒸汽彈射器是上世紀中葉的革命性發明,它直接從航母的蒸汽輪機通過管路引來高溫高壓水蒸氣,將其儲存在氣罐內。

使用時,高溫高壓水蒸氣進入氣缸,推動活塞向前加速直線運動,從而拉動艦載機的前起落架,使飛機在短短100多米的距離內達到起飛速度。

而電磁彈射器則是利用電磁原理,通過直線電機賦予艦載機加速度。與蒸汽彈射器相比,電磁彈射器具有明顯優勢:輸出功率更大,彈射重量範圍更廣,彈射更平穩,所需操作人員更少,而且還能節省寶貴的淡水。

具體來說,“福特”號航母裝備的EMALS電磁彈射器最大彈射能量可達122兆焦,而“尼米茲”級航母使用的C-13-2型蒸汽彈射器只有95兆焦。

這意味着“福特”號最大可以彈射起飛重量達45噸的重型艦載機,而“尼米茲”級航母的彈射上限僅爲35噸。

更重要的是,電磁彈射器能夠彈射幾乎所有級別的大中型無人機,爲未來無人艦載機的上艦提供了可能性,而蒸汽彈射器的彈射範圍有限,難以滿足未來作戰需求。

軍事專家張軍社指出,相對於蒸汽彈射,電磁彈射的優勢很明顯,它具有出動效率高、體積重量小和機型適配廣等優勢,出動效率的提高將大幅提升航母的整體作戰能力,是新一代航母的技術趨勢。

儘管特朗普言之鑿鑿,但美國早已失去了生產蒸汽彈射器的能力,自從最後一艘“尼米茲”級航母“布什”號在2008年服役以來,美國的蒸汽彈射器生產線已經停產。

就連軍工部門都已於2020年破產清算了,這導致美國徹底失去了蒸汽彈射器生產能力。

“福特”級航母的設計已經完全圍繞電磁彈射系統展開,如果將建造中的“福特”級航母改爲蒸汽彈射,將對艦體設計產生重大影響,嚴重影響建造進度。

根據美軍此前公佈的信息,美國海軍將在未來30年內建出6艘“福特”級航母,目前三號艦“企業”號和四號艦“多樂斯·米勒”號處於不同建造階段。

特朗普的命令若真要執行,也只能在“福特”級航母5號艦及以後的艦船上實施。

特朗普的決定將會帶來深遠影響

特朗普這一決定的潛在影響遠不止於技術層面,它將直接影響美國海軍的全球部署和戰略威懾能力。

一方面,航母數量不足將削弱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軍事存在,如果“艾森豪威爾”號按計劃在後年退役,而“肯尼迪”號又因更改設計而延遲交付,美國航母數量可能減少到9艘。

另一方面,技術路線的倒退將使美國航母在面對新興威脅時處於不利地位。就在特朗普宣佈迴歸蒸汽動力的同時,中國“福建”艦已完成上百次電磁彈射試驗,殲-35隱身戰機和空警-600預警機平穩起降。

特朗普的決策或許能解決眼前的可靠性問題,但從長遠來看,可能使美國航母技術落後於全球發展趨勢。

美國智庫CSIS(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30倍以上,且有超過50個能建造航母的幹船塢。

在航母技術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技術路線的選擇將直接關係到未來幾十年海上力量的對比。

特朗普強推蒸汽彈射器的背後,反映的是美國造船業整體衰退的困境。在10月29日舉行的APEC工商領導人峯會上,特朗普自己也承認:“美國曾在全球率先製造芯片,並每天製造完成一艘船舶,但如今美國造船業落後。”

根據美國參議院商業、科學和運輸委員會10月28日舉行的聽證會,美國目前建造的商用船隻數量還不到全球總數的1%,而中國幾乎佔到了一半。

阿拉斯加州參議員丹·沙利文在聽證會上警告:“美國商業造船業的狀況不僅關乎經濟,更是一個我們忽視太久的國家安全要務。”

美軍軍艦現狀不容樂觀

目前,美國軍艦維護需要排隊等候,平均排隊時間高達2-3年,甚至有“博伊西號”核潛艇這種排隊9年纔等來維護的極端案例。

爲了解決軍艦排隊等船塢的情況,美國不得不將軍艦維護工作交給其他國家,目前韓國的造船廠已經幫美國維護過軍艦。

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的“蒸汽彈射器迴歸令”可以看作是對美國造船業整體困境的一種回應。他希望通過迴歸更傳統、更簡單的技術,來重振美國造船業,減少對複雜技術的依賴。

在全球主要海軍力量紛紛轉向電磁彈射技術的時候,美國若選擇走回頭路,可能會在長期競爭中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

從技術角度看,電磁彈射代表着未來航母的發展方向,這一點毋庸置疑,特朗普的決策,表面上是對一項具體技術的否定,實質上卻反映了美國高端製造業面臨的深層困境。

“福特”號航母的電磁彈射器確實存在問題,但這是成長中的煩惱,還是技術路線的根本錯誤?答案顯然偏向於前者。

技術發展從不會因政治意願而改變客觀規律,只有當戰略眼光超越選舉週期,才能真正奠定長久競爭優勢。

參考信源:

穩定性差,或被改回蒸汽彈射,“福特”級航母電磁彈射器困住美軍

環球時報 -2025-10/30

#頭條媒體人計劃#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