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傳世名篇爲依託,《水月洛神》唯美上演

來源: 更新: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由鄭州歌舞劇院出品、佟睿睿執導的大型舞劇《水月洛神》,11月8日至9日將上海美琪大戲院震撼上演。自2010年首演以來,舞劇《水月洛神》已在全國巡演160餘場。劇中“落紗”片段火爆全網,引發觀衆共鳴,“水月洛神”相關話題瀏覽量突破10億。該劇先後獲得中國舞蹈“荷花獎”、“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文華獎“優秀劇目獎”等。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曹植一首冠絕古今的《洛神賦》爲世人勾勒出唯美形象。舞劇《水月洛神》正是以傳世名篇《洛神賦》《七步詩》及中原傳說爲依託,將“詩、書、禮、樂、舞”融匯一堂,極富古風古韻之美。隨着舞劇演出,文字傳頌的“洛神”形象實現了具象化。

舞劇故事講述曹植在幻覺中見到魂牽夢縈的洛神,現實中他與兄長曹丕的愛妃甄宓心意相通,卻不敢越雷池半步;面對曹丕的猜疑和兄弟間的權力角逐,曹植的內心倍受折磨;三人的命運走向構成這部悽美空靈的浪漫舞劇。《水月洛神》並非單純演繹“三角戀”故事,而是着力於折射歷史文化空間,以戰事紛爭爲背景,將史實與神話融爲一體。

在古典舞的基礎上,《水月洛神》融入現代舞、芭蕾舞元素。舞劇以自然流暢的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羣舞的形式,通過舞者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精彩呈現了故事場景、人物性格。精華片段《芙蓉池》中,舞者們手捧花燈,輕輕哼唱着曹丕的《芙蓉池作》,在燈光特效的配合下翩翩起舞。這種邊歌邊舞邊踏步的舞蹈創意,源自於漢朝的“踏歌”,氣勢與柔美兼具,富有感染力。

詩賦的吟誦、唱和,是《水月洛神》一大亮點。無聲的舞蹈與有聲的詩歌相結合,演繹精選經典的詩賦片段,輔以氣勢磅礴的合唱,盡顯古風古韻。全劇完美融入了曹植《美女篇》《七步詩》、曹丕《芙蓉池》、甄宓《塘上行》等名篇。

《水月洛神》由中國歌劇舞劇院一級編導佟睿睿擔任總導演和編舞,新版《紅樓夢》作曲家郭思達、奧運會開幕式服裝設計師凌麥青等加盟,舞美、燈光、多媒體等環節的設計者均是目前國內頂尖高手。此次《水月洛神》上海站演出,由上海晶英文化傳媒集團、上海美琪大戲院主辦,深圳晶英文化演出運營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一段魂牽夢縈的傳說,一曲至善至美的絕唱。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