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克大師賽|賽事氛圍與觀賽體驗全面升級,“體旅融合”綻放新活力



8月3日,作爲“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重點活動之一的2025年世界斯諾克·上海大師賽在盧灣體育館落幕。經過20局大戰,凱倫·威爾遜在決賽中以11比9戰勝阿里·卡特,時隔十年再次奪冠。張安達憑藉在與丁俊暉對戰的“中國德比”中轟出的一杆147,將單杆最高分獎收入囊中。
本屆賽事不僅是頂級較量的賽場,更是在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背景下的一項城中盛事。今年,比賽首次來到黃浦區盧灣體育館,憑藉周邊成熟商圈與便捷交通,打造了極具特色的“體育生活圈”。通過一系列附加高端增值服務的特色產品,將酒店住宿、官方活動、賽事紀念品與現場觀賽互相結合,讓觀衆在感受巔峯對決的同時,還能探訪上海的地標與人文景緻,解鎖“體旅融合”的一站式體驗。
首度入駐盧灣體育館的上海大師賽帶來了諸多突破性升級。最顯著的變化體現在賽場氛圍營造上:今年引入LED圍擋替代了沿用十餘年的平面展示方式,不僅能更豐富地呈現贊助商信息,更通過動態視覺效果大幅提升現場沉浸感,讓賽事氛圍更趨熱烈鮮活。

觀賽體驗的優化同樣值得關注。針對盧灣體育館的場地特點,賽事方在1號桌與2號桌的南北兩側新增了兩排VIP沙發座。這些座位距賽場僅一米,觀衆可近距離感受球員的每次擊球與戰術博弈。整體座位總數較以往有所增加,能容納更多觀衆到場觀賽。
步入賽場,儀式感十足的開場燈光秀,讓觀衆彷彿置身派對之中;比賽間隙,紀念品商店人頭攢動,“必勝客”展位前球迷專屬套餐持續熱銷,現場的氛圍也極大提升了觀衆的參與感和觀賽熱情,展現了賽事期間的綜合消費新場景。據統計,賽事七天到場觀賽人數再創新高,其中超半數觀衆來自上海以外地區,賽事紀念品銷售額同比增長70%,成爲暑期經濟新亮點。
開賽前夜,斯諾克大師們登船暢遊浦江、欣賞兩岸美景;比賽前夕,“火箭”奧沙利文與賽事超級摯友潘曉婷同遊上海,漫步申城街頭,感受滬上風情。當海派文化與城市景觀彼此呼應,別樣景緻將城市地標與體育形象深度綁定,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因一場賽事而愛上一座城”。

作爲國內最高級別的斯諾克賽事之一,今年的世界斯諾克·上海大師賽可謂高潮迭起。世界排名前16的選手中有五位來自中國,他們與其他四位最具實力的中國選手和四名外卡選手一起強勢集結,在方寸間盡顯中國斯諾克的整體實力。
開賽首日,張安達以6比5擊敗袁思俊,率先贏下德比,此後他雖然憾負丁俊暉,但一杆乾淨利落的147讓現場觀衆不虛此行。而肖國棟在戰勝雷佩凡後,以6比4戰勝5號種子約翰·希金斯,爲中國軍團注入一針強心劑。
本次賽事的2號種子趙心童更是萬衆矚目,他先輕鬆戰勝克里斯·韋克林,又在與丁俊暉的“傳承之戰”中大放異彩,成功躋身四強。這場對決留下的不只是勝負,細節之處更展現了斯諾克運動在中國發展的盛景。此外,賽會五冠王羅尼·奧沙利文與凱倫·威爾遜也上演了精彩較量。在對手下半場的壓制下,“火箭”無法“升空”。威爾遜此後更是戰勝趙心童,以完美姿態晉級決賽,並最終奪冠。

盛夏時節,全球斯諾克愛好者正相聚上海,共享體壇盛宴。世界職業比利與斯諾克協會主席福澤盛盛讚上海大師賽的特別之處。在他看來,這項賽事已經形成獨特的品牌。這場匯聚了全球頂尖斯諾克選手的比賽,不僅是一場體育競技的盛會,更是一次對賽事經濟的深度挖掘與創新實踐。
未來,世界斯諾克·上海大師賽將繼續依託上海的國際化平臺優勢,以更科學的賽事佈局、更豐富的城市場景和更優質的觀衆體驗,助力上海打造國際一流體育賽事之都,實現體育賽事與城市發展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