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建交 70 週年:共慶友誼盛典,共譜合作新篇

來源: 更新: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於8月1日晚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舉行了盛大的中尼建交70週年招待會,爲這場跨越七十載的友誼慶典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次中尼建交70週年招待會規模盛大,尼泊爾總理奧利、副總理兼城市發展部長普拉卡什・曼・辛格、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鮑德爾、外交部長阿祖、尼泊爾大會黨主席德烏帕,尼泊爾共產黨(毛中心)主席普拉昌達、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陳松,以及中尼兩國各界代表和部分國家駐尼使節近千人出席了活動,現場氣氛熱烈而莊重。

奧利在招待會致辭中感慨道,70年來,尼中關係日益緊密。尼泊爾始終堅定奉行一箇中國原則,這一立場從未動搖。他特別提到,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方面給予尼泊爾的大力支持,幫助尼泊爾實現了從 “陸鎖國” 到 “陸聯國” 的轉變,爲尼泊爾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在全球氣候危機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尼泊爾希望與中國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守護喜馬拉雅山脈及其脆弱的生態系統。奧利強調,在當今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尼中友誼象徵着穩定、團結與共同的希望,願兩國友誼在未來不斷深化、歷久彌新。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陳松在致辭中表示,70年來,中尼兩國曆經風雨,始終守望相助。兩國彼此尊重、互相信任、堅定支持,成爲鄰國友好合作的典範。中尼之間沒有地緣衝突,兩國都是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文化價值觀相通,在國際事務中攜手捍衛公平與正義。他還指出,未來中國願繼續爲尼泊爾各項發展提供 “中國方案”,進一步推動高質量共建 “一帶一路” 合作走深走實,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並加強在交通、投資、農業、工業、醫療、減災、扶貧等領域的務實合作,讓兩國合作成果更多地惠及兩國人民。

招待會結束後,來自西南民族大學石榴籽藝術團的表演者們爲現場觀衆獻上了 “多彩中華” 主題文藝演出。演出在熱情洋溢的歌舞中拉開帷幕,融合中尼特色的舞蹈、二重唱等節目輪番上演,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了在場觀衆,不時贏得熱烈掌聲。多位尼方友人表示,通過這場演出,他們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文化的認識與喜愛。最終,歌舞《友誼天長地久》爲演出畫上了圓滿句號,也寄託了兩國人民對中尼友誼長存的美好期盼。

中國與尼泊爾於1955年8月1日正式建交,至今已走過70個春秋。在這70年裏,兩國的友好交往猶如喜馬拉雅山脈的雪水,綿延不絕,滋養着雙邊關係的沃土。

建交以來,中尼兩國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尼泊爾堅定奉行一箇中國原則,始終支持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則一貫尊重尼泊爾的主權、獨立和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在尼泊爾的發展進程中給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這種相互信任的政治基礎,成爲兩國關係穩定發展的堅實保障。

在經濟合作領域,中國已成爲尼泊爾最大的外資來源國和第二大貿易伙伴。多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尼泊爾的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其改善交通條件、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幫助尼泊爾逐步擺脫 “陸鎖國” 的困境,向 “陸聯國” 邁進。共建 “一帶一路” 倡議提出後,中尼在該框架下的合作日益深化,涵蓋了交通、投資、農業、工業、醫療、減災、扶貧等多個領域,一系列務實合作項目的落地,爲尼泊爾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

文化交流是中尼關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國都是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文化價值觀相通,悠久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燦爛的文化。多年來,中尼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互派文化代表團等方式,不斷加深文化交流與互鑑。此次招待會上的 “多彩中華” 主題文藝演出,正是兩國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進一步增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瞭解和友誼。

在國際事務中,中尼兩國立場相近,經常相互協調配合,共同捍衛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維護公平與正義。面對全球氣候危機等共同挑戰,兩國也展現出了攜手合作的意願,如共同守護喜馬拉雅山脈的生態系統,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70年的風雨同舟,70年的攜手共進,中尼關係已成爲不同社會制度和大小國家間友好相處的典範。此次建交70週年慶典,既是對過去70年友好成就的總結,更是兩國關係新徵程的起點。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