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豪門俱樂部向中國足球“輸出”青訓經驗:因材施教才能激發小球員潛能



“我們非常重視這次比賽,還邀請了六名其他俱樂部的球員加入參賽。”雖未獲得理想的成績,但率隊來滬參賽的馬賽U16隊主帥弗朗索瓦對明日之星冠軍盃讚不絕口,“賽事組織不用說,我想說的是賽事本身,高質量比賽對於U16梯隊的孩子非常重要,將極大地幫助他們成長。非常感謝上海,能讓我們有機會體驗世界各地不同的足球風格。”
昨晚,2025年明日之星冠軍盃足球賽在浦東足球場落下帷幕。經過四年培育,這項賽事已具備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力,成爲衆多歐洲和南美足球俱樂部非常願意參加的青少年足球賽之一。

切爾西U16隊主帥霍根認爲,來上海蔘賽是一次截然不同的體驗。“完全不同的時區和天氣,對這批十五六歲的孩子來說非常艱難,這比在歐洲比賽更具挑戰性。”霍根表示,自己對球隊的表現滿意,“尤其是這次招入的七名U15球員,在高強度比賽中獲得極大的鍛鍊和成長。”弗魯米嫩塞俱樂部副主席賴辛格同樣表示,這項賽事的價值不言而喻:“我們需要走出國門瞭解世界,包括來中國,能讓球隊獲得特殊的經驗,孩子們需要從不同的對手身上學到東西。”
在明日之星冠軍盃的平臺上,不僅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球員在場內你爭我奪,也有各傢俱樂部關於青訓經驗的交流學習。在明日之星冠軍盃圓桌派上,來自英超聯盟、巴甲弗魯米嫩塞、德甲萊比錫RB、法甲馬賽、日本神戶勝利船的青訓專家們與百餘名中國基層青訓教練分享多年積累的經驗。在他們看來,幫助年輕球員成長爲職業球員的道路有很多,因材施教是最關鍵的環節。

百餘位本土基層青訓教練參加明日之星圓桌派
對於自產職業球員高達80%的弗魯米嫩塞俱樂部而言,青訓產業和出售球員已成爲主要收入。該俱樂部青訓協調官安德烈·梅德羅斯表示,經過一百多年發展,弗魯米嫩塞在青訓方面擁有非常豐富的路徑和方法,目的就是幫助每一名好苗子儘早前往歐洲實現足球夢想。
“我們有厚達150頁的指導文件,記錄每名運動員在每個階段該做什麼,以及面對不同天賦的球員該做什麼。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挖掘青訓潛能。”梅德羅斯透露,俱樂部青訓計劃和課程分爲6至13歲、9至13歲、14至15歲及16至20歲,“有人只想開心踢球,有人希望走職業道路,所以我們制定了完全不同的訓練和比賽計劃,以滿足不同需求。但根據多年的經驗,首先你要讓孩子們在場上享受到快樂,這纔是一切的前提。”

馬賽U16隊主帥弗朗索瓦表示,青訓工作應給球員提供“自助餐”,由孩子和教練一同決定選哪些“菜”放到自己的“盤子”裏。“年幼時,要讓孩子們在球場上儘可能獲得快樂,14歲到15歲要增強分析能力,16歲到19歲則讓他們擁有更多主人翁意識,明白所做一切都是爲了自己。”弗朗索瓦提到了由馬賽青訓培養出的馬克西姆·洛佩茲,這位身高不足1米7的中場迄今已在五大聯賽和歐戰出場超過250場,並以他爲例切入因材施教的話題,“每名球員的身體素質都不一樣,洛佩茲的身體發育就比較慢。根據醫學數據,我們決定等待,在他17歲時仍按照16歲的方案進行訓練,慢慢等他的身體長開後才進入下一階段。”

英超青年運動項目高級經理莫蘭介紹了英格蘭足球青訓的標準和賽事體系。“各俱樂部青訓學院有針對U9、U12和U16的青訓課程,17歲之後就進入職業序列了。”莫蘭表示,低齡球員每年的週期性聯賽由俱樂部負責組織,聯盟不介入這些環節,“我們會打造體育節,以郡和市爲單位的挑戰賽等等,用不同的比賽來豐富球員的經驗,讓孩子們從多樣性中獲得成長。17歲到21歲階段,則要把比賽強度拉上去,聯賽將固定比賽場所和節奏,再加上盃賽和挑戰賽等,目的就是讓運動員準備好進入職業聯賽的快節奏。”
2025年明日之星冠軍盃已經落下帷幕,這項賽事留給中國足球青訓的經驗和財富值得好好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