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何時到來?開源大會上,王興興談具身智能未來

來源: 更新:

2025年8月2日至3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的2025 CCF中國開源大會(CCF ChinaOSC)在上海召開。

本屆大會以 “蓄勢引領、衆行致遠” 爲主題,由上海交通大學和CCF開源發展技術委員會承辦,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院士與CCF開源發展技術委員會主任王懷民教授共同擔任大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陳海波教授與重慶大學文俊浩教授擔任執行主席。

依託上海的國際化創新生態和科技產業集聚優勢,大會聚焦開源操作系統、開源芯片、開源大模型、開源具身智能等關鍵方向,邀請來自學術界與產業界的一線專家與開源領軍人物,圍繞開源技術的前沿進展和協同路徑展開深度交流。

千餘名來自高校、企業、科研機構等各界的專家學者、技術從業者和師生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中國開源新徵程的開啓。

在大會的特邀報告環節,多位在人工智能與系統軟件領域具有深遠影響力的資深專家,圍繞大模型、數據驅動、開源硬件與智能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方向,分享了具有前瞻性的觀點與思考,描繪出了開源技術未來發展的路徑藍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鄭緯民在《大模型推理服務在系統層面的挑戰》報告中,系統梳理了從數據獲取、預處理、訓練、微調到推理的完整生命週期,並介紹了其團隊研發並開源的高效推理系統Mooncake與KTransformers。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首席顧問鄂維南則在《Data-centric AI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報告中指出,AI正經歷從“模型中心”向“數據中心”的範式轉變,他指出,只有構建高質量、可治理的數據基礎設施,才能真正實現AI系統的穩健演進和通用人工智能的規模化落地。

在具身智能領域,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就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發展做了報告。他指出,近年來,大衆對機器人和具身智能的興趣與日俱增。不過,現在的機器人大模型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可以說在等待一個“機器人的ChatGPT 時刻”。未來十年內,具身智能領域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