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構創作、科技賦能敘事,“文創上海”大賽決賽迸發多元創新火花



連日來,第三屆“文創上海”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分四大賽道正火熱進行。8月1日“原創內容生產+”賽道現場,20餘支文創團隊帶着熱辣滾燙的創意而來,國風與海派、傳統與科幻類影遊、動漫原創IP、沉浸式互動項目等亮點迭出,評委嘉賓們“辣評”的同時又爲選手指點迷津,“創新奔湧、踏浪生花”的互動交流爲上海文化產業注入蓬勃活力。
作爲三屆大賽聯合承辦方,德必集團見證大賽越辦越好。德必集團負責人表示:“非常驚喜,今年的比賽具有高度創新性,展現了年輕一代創作者強大的文化自信。”與此同時,他也敏銳地捕捉到今年參賽項目的三大特色:AI 在文創垂直領域的深度賦能、以科技爲核心驅動力的新一代文創形態,以及日益顯現的文創出海趨勢,這不僅代表着上海文創的前沿探索,更預示着中國文創產業正逐步呈現領跑之勢,以創新突破精神推動產業迭代。
AI重構文創生產邏輯
德必注意到,“原創內容生產+”賽道的項目中超過半數與 AI密切相關,“這些項目不是簡單地把AI作爲輔助工具,而是通過技術重構創作邏輯,催生出全新的內容生產範式,進而改變產業生態。”

參賽項目“白日夢Online” 作爲國內首款AR無限流互動內容平臺,展現了 AI 對內容創作的顛覆性影響。“正是抓住了年輕人喜愛的無限流,這個AI驅動的RPG社交遊戲平臺上線半年多就做成了全國最大的玩家社區。”白日夢CMO吳卓佳是一名00後,她說,“無限流”超越傳統網遊固定劇本、線性創作的模式,將真實場景與無限流敘事結合,用戶化身“時空偵探”探索多元宇宙副本,平臺支持非線性任務、動態結局及UGC創作,用戶與創作者共創內容生態,形成虛實結合的沉浸式體驗。
WAKUWAKU立志做“AI 時代的迪士尼”,探索用AI技術重構動畫生產流程,創造世界級的IP孵化平臺。不僅解決傳統 IP 開發週期長、成本高的痛點,更爲文化傳承與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科技驅動文創內容革新
年輕一代創作者不僅回望過去,更善於仰望未來。德必集團負責人談到,過去談到文創,人們自然會聯想到歷史、非遺爲驅動,隨着以《三體》爲代表的硬科幻作品走紅,科技與內容題材的結合也成爲了文創新方向。
氦閃文化的"太陽系大開發"項目堪稱這一轉變的代表,該項目將不可控核聚變等前沿科技成果與科幻創作相結合,構建了人類走出地球,逐步開發太陽系各個星體的系列故事。氦閃文化商務製片人劉健告訴記者,創作團隊中不乏有中科院背景的博士、碩士,“創作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真實的科研基礎上。”
這種將科幻與科技相結合的創作方式,使文創內容不再侷限於藝術表達,更成爲傳播前沿科技理念、激發創新思維的重要載體。這種轉變與中國日益重視科技創新相呼應,讓文創產業成爲科技創新與社會認知之間的重要橋樑。
出海 2.0:從產品輸出到生態構建
“出海”是當下各行各業熱議的話題,今年大賽的出海項目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特點——不侷限於單一產品的出口,開始探索文化服務生態的國際化佈局。
“倪好出海”項目以埃及留學生小倪的原創短視頻 IP 、MCN孵化起家,聚起一羣瞭解中國、精通漢語的留學生羣體,逐步構建中國企業出海埃及的一站式服務體系。
“我們有海外和本土的全球化執行團隊,聚焦中國企業海外經營的實際需求,提供調研報告、渠道推廣、貿易代理、落地註冊等全鏈路出海服務,讓中國企業出海埃及不迷路。“倪好出海”合夥人李浩棟與小倪都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項目上線大半年以來,已在埃及、阿聯酋、沙特、新西蘭等地佈局,國內也即將拓展到長三角周邊城市。
託舉年輕人的創業夢想,德必集團發佈2025年度“文創上海”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辦公空間租金贊助政策,爲符合條件的參賽企業提供總價值1200萬元的租金贊助。同時德必依託全球佈局的園區與服務資源,從天使資金投資、孵化政策扶持、創業導師輔導、合作資源對接等多維度爲大賽企業賦能,構建企業全週期成長生態,既解決企業生存難題,更助力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實現長遠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的決賽現場呈現出動人一幕:聽障人士、上海隨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蘇少波以無聲的演講講述手語網絡劇IP《嗨友記2》之後,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這個聽障人士創作團隊從最初的手語教學出發,追逐手語影視大夢想,他們用近10年的時間打磨出中國首部手語劇《嗨友記》,用指尖的舞蹈跨越語言壁壘,讓聾人羣體 “看見” 屬於自己的光影世界。如今,《嗨友記2》已在籌備中,這份堅守,恰是 “文創上海” 大賽的初心——這裏不僅是競技場,更是包容夢想的沃土,讓每一份有溫度的創作都能被看見、被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