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退役老兵萬里尋親,用餘生踐行對犧牲戰友的承諾 | 文匯青年營

作品名稱:《約定-施德華》
獎項情況:十佳作品
作者:劉博、喻謙、原鑫濤

施德華,1944年出生於嘉定區安亭鎮陸象村一個普通農家。1964年,20歲的施德華報名入伍,成了一名光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


1967年1月,施德華服役的海軍高炮獨立六營,被編入中國後勤部隊某中隊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執行邊境軍事任務。

7個多月裏,施德華所在營,共計同敵軍作戰44次,擊落敵機60架,擊傷46架,榮立戰功230人。

戰功得來不易!戰鬥中,施德華所在的中隊先後有26位指戰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80多人負重傷。犧牲的26名戰友中,有些連戀愛也沒有談過,青春生命就戛然而止。施德華的班長倪振華,是26位烈士之一。

回國後,施德華繼續在部隊服役,直到1978年退役回到上海。作爲戰爭的倖存者,施德華每時每刻都在懷念犧牲的戰友,他時常想起老班長生前的話:“大家要牢牢記住,犧牲的戰友也有一個家,活着的同志要在有生之年,代犧牲的戰友去看望他們的親人。”爲了不辜負班長的遺願和囑託,工作之餘,施德華開始走上尋找、慰問犧牲戰友家屬的漫長旅途。


歷時10餘年,施德華跨越遼寧、江蘇、浙江、福建、河南、湖南、廣東等8省17市縣,尋找到了22位烈士家屬。



尋親時,他節衣縮食,歷經艱辛。對貧困烈士家屬,他慷慨援助,無私付出。耗時10年,施德華通過走訪聯繫昔日戰友、民政部門、烈士陵園等,蒐集整理了26位犧牲戰友的生平資料,主編《烽火勁旅》一書,兌現了倪振華班長生前囑託,完成了原全營戰友的共同心願。


《約定-施德華》是“身邊的故事”第五屆文匯視訊“青年營”AI微視頻線上徵集十佳作品。影片以“信義老兵”施德華的真實故事爲原型,通過AI再現了施德華尋訪烈屬的部分場景。3分鐘的AI影像,濃縮了戰火歲月中濃濃的戰友情誼,也見證了一位老兵的初心承諾。

文匯視訊是由全國人文大報文匯報打造的人文頭部短視頻平臺,文匯視訊“青年營”將搭建面向青年的短視頻學習交流展示平臺,爲短視頻創作者提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