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醫療合作案例入選“上海市衛生健康AI建設核心成果”,服務人次超千萬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智領醫界·AI創未來醫療人工智能論壇上發佈,商湯醫療合作案例新華醫院、瑞金醫院、肺科醫院等五大應用場景入選“上海市衛生健康人工智能建設核心成果”,展示了從智慧導診到複雜病種輔助診療的系統重塑能力。
商湯醫療解決方案的全面落地,得益於其在技術領域的持續深耕,及創新建設的兩大平臺提供的中臺能力支撐。“大醫智能體開發平臺”以“醫院自主開發”爲核心,支持醫院基於自身學科優勢自定義智能體路徑。兩大中臺形成“數據-模型-場景-產業”閉環結構,不僅提升了醫療AI部署效率與適應性,也賦予醫療機構更大自主權,真正實現從“工具級AI”邁向“生產力級AI”。

截至目前,該方案已拓展至全國多個省市及港澳地區,成功應用於包括四川華西醫院、清華長庚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澳門鏡湖醫院等在內的數百家醫院。併成功走出國門,入駐IHH國際醫療集團新加坡百匯醫院,累計服務人次超過千萬。
始於上海,深耕場景
2024年11月,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聯合發佈《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明確了四大領域共84個AI應用場景。上海市也隨即出臺《發展醫學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以“通專融合”技術範式推動醫學大模型和智慧醫院建設,爲中國醫療AI發展提供了清晰藍圖。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通過與商湯醫療合作,構建以大模型爲核心驅動力的新型智慧服務模式。在頂層規劃上,探索“數字孿生+AI大模型”醫院架構;在就醫體驗上,推出“AI兒童全科醫生”、“智能導診”等服務;在診療支持方面,搭建多病種AI輔助體系;同時在科研端,通過智能體平臺推動醫教融合和科研轉化,支撐區域協同醫療。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則在影像雲平臺建設方面與商湯醫療深入合作,利用多模態醫療基礎模型打造統一AI平臺,實現不同模態數據的全流程分析和管理,並在北部院區及海南分院實現病理互聯互通,建立高效的數字病理體系。
上海市肺科醫院已上線商湯醫療打造的病理大模型AI應用生產平臺及病理AI輔助診斷系統,提升圖像調閱效率、初篩準確率,並將部分病種報告生成時間縮短近50%,爲專科病理模型閉環研發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面向全國,輸出海外
目前,商湯醫療近百款 AI 臨牀輔助診療工具、患者全週期服務系統及醫學科研智能體,通過場景深耕與落地,不僅賦能上海多家頭部三甲醫院,更在全國範圍內實現AI全鏈路數智化升級。
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團隊聯合打造肝癌精準診療多模態智能體“IDEAL”,實現肝臟手術從術前規劃到術後隨訪的AI全流程輔助。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構建影像、病理、心電三大遠程智能診斷平臺,服務基層特色病診療需求,推動醫療資源下沉。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商湯協助打造AI醫療服務平臺,覆蓋5家健共體醫院和20餘家基層機構,實現便捷化、智能化診療升級。在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雙方自2024年起達成戰略合作,部署病理數智化、影像AI輔助、肝臟/胸部術前規劃等多種AI應用,打造地市級醫院的智慧轉型標杆。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周軍表示:“依託商湯科技AI技術,幫助我們上線了影像AI輔助、數智化病理等很多開創性的應用,通過不斷增加功能、不斷優化,大大改善了醫療流程體驗,提高效率,優化醫療服務範式。這些合作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並且還將不斷拓展新的場景。”
SenseCare®智慧醫院方案也已拓展至海外市場。新加坡IHH 醫療(集團)自2024年起部署商湯肺結節AI系統,支持智能檢出、分型與隨訪全流程,爲國際私立醫療體系提供可複製的轉型範式。該成果也作爲唯一入選的醫療案例,被收錄進WAIC開幕式《中國智·惠世界(2025)》案例集中,成爲中國AI助力全球醫療合作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