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了能延緩衰老?會引發乳腺癌?植物雌激素究竟是“神藥”還是風險



時下,一些商家嗅準女性的愛美之心,大肆宣傳:“體內雌激素多少直接決定女性的衰老水平。”大豆異黃酮因其結構與人體雌激素相似,常被稱爲植物雌激素,也爲更多女性所青睞。
但是,植物雌激素是否真是“神藥”?本文將揭開其神祕面紗,詳述其獨特的雙向作用、不可忽視的健康效益、潛在的風險以及如何智慧地通過飲食獲取其精華。
——編者按
大豆,這顆小小的豆子蘊藏着非凡的力量。它不僅是優質蛋白的來源,更富含一類特殊的化合物——大豆異黃酮。
然而很多人心存疑慮,“醫生,豆製品裏的植物雌激素喫了是否能延緩衰老?對乳腺有沒有影響?會不會引發乳腺癌?”門診中,此類問題被反覆提及,植物雌激素究竟是健康密碼還是潛在風險?
獨特雙向作用機制,調節體內雌激素水平
大豆,可謂豆科作物中異黃酮含量的“扛把子”,也是人類飲食中異黃酮的重要來源。大豆裏的異黃酮因結構跟人體雌激素相仿,能跟雌激素α和β受體結合,所以也被稱爲植物雌激素。
它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得經過腸道細菌轉化,變成有生物活性的苷元形式,比如大豆異黃酮及其代謝產物雌馬酚等。雖說這些物質類似人體雌激素,但活性差很多,僅爲人體雌激素的1/1000至1/100。
不過,植物雌激素有其獨特的雙向作用機制。
當人體雌激素水平不夠時,植物雌激素能跟體內多餘的雌激素受體結合,發揮類似雌激素的作用,緩解雌激素不足引發的各種症狀。若攝入過多植物雌激素,它們就會在人體內跟雌激素受體“搶地盤”。因其活性遠低於人體雌激素,這一競爭反而會降低體內雌激素的整體活性,跟補充雌激素的效果完全相反。
基於上述理論,植物雌激素能根據不同生理狀態,調節體內雌激素水平,維持激素平衡。
植物雌激素諸多益處,可緩解更年期惱人症狀
大豆異黃酮,作爲一種多功能植物雌激素,能結合雌激素受體併發揮雙向調節作用。當女性進入更年期,體內雌激素不足時,大豆異黃酮能表現出弱雌激素活性,緩解潮熱、盜汗和失眠等惱人症狀。
臨牀試驗證實,每日攝入40毫克至80毫克大豆異黃酮,能減少約50%更年期症狀。當體內雌激素過高時,大豆異黃酮又會通過競爭性抑制受體,來降低乳腺增生或子宮肌瘤的發生風險。
在癌症預防和治療方面,研究成果顯示,圍絕經期女性每日攝入55毫克大豆異黃酮,其乳腺癌發生風險可顯著降低46%,亞洲女性受益尤爲明顯。對於乳腺癌患者而言,高劑量攝入豆製品還能降低全因死亡率,不管是激素受體陽性還是陰性的患者,都能從中獲益。
大豆異黃酮對心血管和骨骼健康也大有裨益。它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指標,改善血管功能,幫助高血壓患者降低收縮壓,減輕動脈粥樣硬化。在骨骼健康上,大豆異黃酮和鈣補充劑一起服用6個月,能提升圍絕經期女性腰椎骨密度的8%至10%,讓骨質流失減少30%。
另外,大豆異黃酮還有抗氧化特性,能清除自由基,減少皮膚膠原蛋白流失,延緩皮膚衰老。其所含的卵磷脂也有助於增強肝臟脂肪代謝能力,降低脂肪肝風險,並修復受損的肝細胞。
可能干擾人體激素水平,暗藏風險不可忽視
凡事皆有利有弊,植物雌激素同樣如此。大豆異黃酮也有類似雌激素的活性,可能會干擾人體激素水平。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來說,可能會影響生殖系統正常發育,導致青春期發育提前或者延遲。
而對於成年人尤其是女性來說,攝入過多植物雌激素,可能會干擾正常的月經週期,出現月經量改變、週期紊亂等情況。圍絕經期女性如果長期每天攝入超80毫克大豆異黃酮,可能會刺激乳腺組織增生,增加乳腺增生風險,乳房脹痛或結節就可能“找上門”。
要注意,對多數乳腺癌患者而言,天然豆製品是安全的,還有助於改善生存率。但要是高濃度異黃酮補充劑,那就不一定了,它可能會拮抗抗雌激素藥物(如他莫昔芬)的療效。高劑量補充劑還可能刺激子宮內膜增生,絕經後的女性要警惕。
2025年中國的一項研究顯示,日常飲食攝入量(如1杯豆漿)對兒童激素水平沒什麼顯著影響,和性早熟也沒直接關聯,但不建議兒童服用異黃酮補充劑。胎兒及嬰幼兒長期暴露於高劑量異黃酮有哪些影響,目前尚無足夠臨牀數據,但還是建議孕婦和哺乳期女性別碰異黃酮補充劑。
不同攝入方式對植物雌激素效果影響不同
植物雌激素的攝入方式對其效果影響很大。研究顯示,大豆異黃酮在大豆中的含量可高達4毫克/克至5毫克/克(乾重),在不同品種、產地和氣候條件下,異黃酮含量的差異可謂天差地別。
同樣,不同大豆食品如大豆、大豆蛋白、豆漿、豆腐等,其異黃酮的含量各不相同。比如大豆裏的總異黃酮含量可達128.34毫克/100克,而豆漿中只有9.65毫克/100克。
不同加工方式,如熱處理和發酵等也會改變異黃酮的化學形式,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大豆異黃酮的生物利用度還受多種因素左右,如膳食習慣、食物基質、腸道發酵和轉運時間等。
腸道微生物羣在異黃酮的生物轉化和吸收中起着關鍵作用。而熱處理和發酵會改變異黃酮的化學形式,使其更易被人體吸收。人體對大豆異黃酮的吸收率個體差異較大,平均吸收率約爲20%至30%。攝入100克大豆,體內異黃酮濃度可能增加約13毫克至38.5毫克;攝入100克豆漿,可能增加約1.9毫克至7.3毫克。基於此,選擇合適的大豆食品及其加工方式對異黃酮的攝入和吸收特別關鍵。
總的來說,豆製品中的植物雌激素就像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它能調節雌激素水平,緩解更年期症狀,降低乳腺癌發生風險,對心血管、骨骼健康等均有益處;另一方面,要是攝入過量,可能會干擾激素水平,對兒童、青少年以及孕婦等特殊人羣存在潛在風險。而且,植物雌激素攝入方式不同,效果也會大不一樣,不同大豆食品中異黃酮含量差異大,加工方式會改變其化學形式,生物利用度受多種因素影響。
(作者爲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甲乳外科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