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得少、動得多還不瘦?可能是甲狀腺在“罷工”

來源: 更新:

減肥路上,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困惑:“喫得比貓少,動得比牛多,體重卻穩如泰山。”先別急着懷疑人生,也許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的甲狀腺在悄悄“罷工”。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長期能量攝入大於能量消耗,即能量代謝失衡。而甲狀腺是人體內分泌器官,參與機體新陳代謝,其分泌的甲狀腺素爲人體主要能量代謝調節激素,可通過中樞及周圍信號通路調節能量代謝速率,進而影響體重變化。

甲狀腺功能減退會降低人體基礎代謝率,即使熱量攝入減少,仍易發生脂肪堆積,尤其是內臟脂肪。有研究發現,超重和肥胖患者可能有較高的FT3(遊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SH(促甲狀腺激素)水平,FT4(遊離甲狀腺素)相對較低,且FT3、TSH水平與體重呈正相關。

肥胖對甲狀腺同樣有影響。肥胖患者長期低炎症狀態會影響甲狀腺功能,脂肪組織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可能誘發橋本甲狀腺炎。肥胖者瘦素水平升高,感染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功能,使得甲狀腺長期暴露於高水平的TSH,進而導致嚴重的甲狀腺增生和甲狀腺結節。

許多研究表明,超重及肥胖人羣尤其是女性,患甲狀腺結節的幾率高於體重正常的人羣。同時,肥胖也是甲狀腺癌獨立危險因素,並且與甲狀腺癌的臨牀病理因素相關。

如果在減肥過程中,出現以下情況建議及時篩查甲狀腺功能:體重無故增加或難以減輕;出現疲勞嗜睡、畏寒、脫髮等症狀;頸部出現腫大或結節;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

如果甲狀腺功能異常與肥胖同時存在,要儘早將甲狀腺功能調整至正常範圍內,再進行體重管理。對於這部分人羣,日常飲食除了做到能量攝入平衡、補充優質蛋白質、控制攝入適量碳水化合物外,還要注意限碘飲食,減少高碘食物的攝入,比如:海帶、紫菜、蝦米等,正常使用含碘鹽,適當進食海鮮。

(作者爲嘉定區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