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產開源機器人青龍首次“家族式亮相”!大哥1米85,小弟1米45

來源: 更新:

上海正在積極研發自主人形機器人核心架構產品,加強本領域開放合作生態建設,以進一步夯實具身智能技術底座。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2025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創新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匯聚了學界和產業界衆多專家學者,共探行業發展趨勢,同時進行多項重要發佈,包括開源人形機器人青龍的另三位“家族成員”也首次亮相。

人形機器人作爲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和智能機器人的高階形態,是未來產業的典型代表,將有力催生新產業、拉動新消費、擴大新就業。近年來,上海積極推動人形機器人發展,特別是浦東作爲全國首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正以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下稱“國地中心”)等爲核心,不斷加快優質企業積聚,推動產業鏈補鏈、固鏈、強鏈,強化多元空間載體支持,加強以整機龍頭企業引領的上下游融合發展。

本次論壇上,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下稱“國地中心”)的青龍人形機器人產品矩陣正式亮相。一年前,中心推出國內第一款全尺寸開源人形機器人“青龍”,爲具身智能開發者打造低成本開放式硬件開發環境。此次新推出的人形機器人,包括雙足的青龍Pro(身高1.85米,重85公斤)、青龍Lite(身高1.45米,45公斤),以及輪臂機器人青龍Wheel。由此,青龍機器人也完成了家族化佈局,形成了“高性能通用平臺+垂直場景應用”的架構,更適配工業、安防、服務、教育、智慧城市等場景需求,有利於打通從研發到商業落地的閉環。

同時發佈的重要技術成果,還包括人形機器人國產化核心組件和通用具身智能開發平臺,包括雲端訓練平臺、全鏈閉環仿真平臺、具身應用開發平臺、具身智能體開發平臺等,可“一站式”推動具身智能生態系統建設,創造技術開發新範式。

除技術發佈之外,論壇上還舉行了一系列合作簽約,圍繞數據採集、訓練場建設、研發資助等方面,不斷夯實人形機器人發展的生態底座。其中,國地中心和國家地方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共同發佈《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數據採集合作倡議書》,提出要通過數據標準互認、數據與工具鏈共享、數據訓練場開放等措施,爲行業數據流通、技術協同築牢基礎。

具身智能訓練場是人形機器人技術迭代的“練兵場”。論壇上,國地中心與河南投資集團、常熟城投集團、上海聯通、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百度智能雲、華爲雲等簽署協議,共建人形機器人訓練場合作生態,在江蘇、河南建設人形機器人訓練場分中心,藉助當地的產業基礎和場景資源,在實景中打磨技術,加速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實用。

此外,國地中心還與浙江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復旦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北京建築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等簽約,通過國地中心開放基金,爲前沿探索、技術攻堅項目保駕護航,以催生更多顛覆性創新成果,點亮產業未來。

在論壇的演講和圓桌交流環節,來自國地中心、清華大學、百度集團、星動紀元、智澄AI、擎朗智能、諾仕機器人、東盟智慧產業聯盟等的嘉賓,分別從技術發展、產業落地、國際化應用等角度作精彩發言。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