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腦”和“敏捷雙手”結合,這場大會一口氣上新了好多智能體……



兩年前,斯坦福開源了一個名爲“西部世界小鎮”的遊戲:在這個交互式的沙盒環境中,生活着25個可以模擬人類行爲的生成式AI Agent(智能體),他們會在公園裏散步,在咖啡館裏喝咖啡,或者和同事分享當天的新聞……
兩年後,智能體已經遍佈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在WAIC2025期間,智能體成了超越大模型的熱詞,幾乎每一個論壇都提到了這個詞。
“智能體的本質,就是把模型的‘超級大腦’和自動化的‘敏捷雙手’結合在一起。”甲子光年創始人、CEO張一甲這樣形容,大腦負責思考,雙手調用該工具執行任務,對企業來說,它可以提升整個組織的管理科學。
金融推理大模型,助力金融機構加速落地智能體應用
7月28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論壇上,螞蟻數科發佈金融推理大模型Agentar-Fin-R1,它基於Qwen3研發,在FinEval1.0、FinanceIQ等權威金融大模型評測基準上超越Deepseek-R1等同尺寸開源通用大模型以及金融大模型,顯示其更強的金融專業性、推理能力以及安全合規能力。

金融業數智化轉型不斷提速,大模型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正持續深化,現有的大模型在解決實際金融任務時仍然存在諸多挑戰。“通用大模型距離產業實際應用存在‘知識鴻溝’。構建專業的金融大模型是推進金融與AI深度融合的必然路徑,未來,金融大模型的應用深度將成爲金融機構競爭力的關鍵要素。”螞蟻數科CEO趙聞飆表示。
據悉,螞蟻數科通過構建全面的金融任務數據體系以及模型訓練算法創新,實現模型更強的金融推理能力及可信性。評測結果顯示:相較於通用開源模型及其他金融模型,Agentar-Fin-R1在FinEval1.0、FinanceIQ兩大主流金融基準測試中均取得最高評分。並且模型在金融能力顯著增強的同時,通用能力也表現出較高水準。
在數據層面,螞蟻數科構建了業內最全面與專業的金融任務分類體系,包括6大類、66小類場景,覆蓋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等金融全場景。在訓練層面,創新的加權訓練算法,提高大模型對複雜金融任務學習效率與性能。在後續業務應用中,可顯著減少二次微調的數據需求與算力消耗,有效降低大模型在企業落地的門檻與成本。此外,Agentar-Fin-R1還能不斷更新迭代,吸收最新的金融政策、市場動態等關鍵信息,並通過配套評測工具進行鍼對性優化,讓模型能力在真實業務場景中不斷進化。

據悉,Agentar-Fin-R1包括32B和8B參數兩個版本。螞蟻數科還推出基於百靈大模型的MOE架構模型,獲得更優推理速度。此外,還有非推理版本的14B和72B參數大模型,以滿足金融機構在多樣化場景下的部署需求。
金盾交易管理智能體,以DI破局全球財稅合規難題
在這場以“智能時代 同球共濟”爲主題的全球頂級AI盛會上,百望股份CEO付英波與國產高性能GPU芯片企業沐曦聯合首發了“金盾:面向一帶一路的全球交易管理智能體”,爲破解跨國企業財稅合規難題提供了DI(數據智能,Data Intelligence)新解法。
“‘一帶一路’共建已擴展至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財稅制度差異顯著。傳統模式下,企業需要組建龐大的合規團隊,人工研究各國稅法條款。”付英波表示,百望的全球合規智能體直擊這一痛點,成爲開拓新興市場的數字化利器。
7月初,百望股份在官網上線新一代智能體產品矩陣,金盾交易管理智能體就是其中之一。“沒有經過真實交易檢驗的AI都是紙上談兵。百望並非等待通用大模型成熟後才投身其中,而是率先在自身優勢領域孵化場景化智能體應用,以數據反哺技術、以技術優化模型。”付英波在發佈會現場強調。

展覽館裏,百望&沐曦的聯合展臺前人頭攢動,來自不同國家的客戶們,親眼見證了不同語言、不同類型的票據,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票面信息解析和合規報告生成,卓越性能和敏捷響應速度令人驚歎。
“如同擁有了24小時在崗的智能開票+稅務專家”,一位現場體驗的用戶如此評價。這項驚豔表現的背後,是百望金盾交易管理智能體的核心技術支撐:秒級解析全球超200類票據格式,覆蓋“一帶一路”主要經濟體;集成超30000條國際財稅規則,持續動態更新;實現稅率判定、跨境稅則匹配及“一鍵多國別轉換”,滿足跨國業務需求;
百望股份的雄心不止於單點突破。“基於連接2800萬企業的網絡效應,我們希望通過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開一個更宏大的藍圖:構建全球智能體協作網絡。”付英波如此表示。
據悉,在生態佈局上百望同樣具有前瞻性。近日,百望股份相繼與零一萬物、沐曦、華爲、阿里雲、第四範式等建立合作,範圍覆蓋芯片硬件、大模型及各產業龍頭。這種開放協同的生態戰略,使其在推進“AI+產業”發展的路徑上完成關鍵蓄能。
拎包入住,無影AgentBay給智能體來個“超級大腦”
7月28日,阿里雲正式推出了首款專爲AI Agents打造的“超級大腦”——無影AgentBay。這臺雲端電腦不僅能執行代碼運行、網頁瀏覽、數據分析、程序開發、表格製作等基礎任務,還具備視覺理解、自然語言控制、任務解析等多項AI技能,可在Windows、Linux、Android等多個系統間無縫切換,隨時調用雲上的算力、存儲和工具鏈資源,僅需三行代碼即可接入,做到“拎包入住”。

作爲2025年最受矚目的技術之一,全球AI Agents市場規模已突破50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40%。但繁榮之下,一個痛點始終困擾着用戶:本地設備就像一位"螞蟻搬家"的苦力,難以支撐高併發、高算力需求的Agent任務,尤其是需要大量GPU運算的工作,普通辦公電腦根本“hold不住”。同時,Agent執行任務時往往會佔用本地計算資源和操作權限,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雲電腦的技術原理天然解決了這一難題,將AI分配的任務直接接入高性能的雲端環境。它不僅自帶海量MCP工具和環境,還能在雲端輕鬆完成任務執行、算力彈性擴容,全程可視化,讓運行時間大幅“瘦身”。
“正如互聯網催生App生態,雲端環境憑藉其彈性算力、豐富生態和便捷部署,正在成爲AI Agents的天然沃土。”阿里雲無影事業部總裁張獻濤表示,無影Agentbay致力於打造開箱即用的Agents雲基礎設施,讓AI公司從繁瑣的工程化流程中解脫出來。

經過三個多月的內測,正式上線的無影AgentBay集成了雲上沙箱環境、算力調度、持久化數據存儲和企業級安全多項核心能力,爲Agents的自動化應用提供360°全方位的支持。記者獲悉,相比內測階段,無影Agentbay新增了視覺理解、自然語言控制、任務解析等多項AI技術,支持原子化工具API、AI Agent API和ASP遠程串流協議等多種交互方式,提供多模態輸入和智能決策,提升自動化效率。
過去,AI Agents在執行任務時可能會對本地電腦文件系統進行修改、刪減等操作,執行過程就像一個"黑匣子",輕則留下垃圾文件讓系統"發胖",重則導致文件丟失或數據泄露。無影AgentBay則爲用戶築起了一道"防火牆",提供了符合企業級安全標準的安全沙箱環境,採用數據加密傳輸和權限嚴格隔離,實現"本地環境零侵入",爲消費者和廠商設置了"雙重保險"。
基於阿里雲遍佈全球的基礎設施,無影還爲海內外客戶提供了AI大模型推理、大型3D軟件等所需的GPU算力,滿足更復雜的數據分析、小模型訓練、遊戲生成等需求。
相關數據統計,過去3個月湧現的Agent相關產品,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和,這場科技行業的“奧運會”纔剛剛開始。張獻濤透露,未來Agentbay將向全能型Agent Infra演進,甚至可以託管Agents應用,覆蓋 AI Agents從開發到部署的完整生命週期。
推動“大腦”進化,以技術引擎驅動產業智能躍遷
“智能體是AI技術發展的下一個重要階段,大模型正推動智能體的‘大腦’進化。”中關村數智人工智能產業聯盟副理事長、祕書長賈昊認爲,當下最深遠的挑戰不是技術瓶頸,而是人類如何與比自己更“高效”的智能體共處。

聚焦AI Agent的技術演進與產業融合,“重塑升力·AI智啓新增長”AI AGENT落地實踐與產業創新論壇今天舉行,論壇通過垂直場景解決方案與全球化趨勢洞察,揭示AI Agent如何重構企業增長範式,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在數智化轉型浪潮席捲全球的背景下,企業正面臨從“垂類場景探索”向“業務價值實現”躍遷的關鍵節點,容聯雲副總裁、諸葛智能創始人孔淼表示,從LLM Feature(大模型功能嵌入)到Workflow(流程/編排級應用)到Agent(自主規劃與工具調用),容聯雲已將大模型融入企業核心流程,讓AI不再只是工具,爲企業整體運營流程提質增效。
下一步,容聯雲不止於大模型賦能業務提效,更將深度融合自身優勢的通訊底座與數據能力,構建“CC+CRM+AI+DATA”融合共振平臺。這一平臺將打通企業營銷、銷售、服務全鏈路,打破數據壁壘與流程隔閡,讓各環節高效協同,爲企業帶來更廣鏈路覆蓋、更深場景滲透與更大商業價值,推動企業數智化轉型邁向價值最大化的新階段。
比如,面對金融業長期受困於專業能力不足、數據孤島以及人工耗時過長的問題,容聯雲發佈了全新產品——“智能業務分析一本通”,諸葛智能產品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產品以金融業專屬智能平臺定位,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實現業務洞察自動化,用戶只需輸入“分析MAU波動與AUM上漲原因”等指令,系統可自動生成分析框架與數據看板,將策略生成時間從7天壓縮至11分鐘,人工參與度降至9%。其動態知識圖譜融合央行徵信、政務等多源數據,構建自主修正與執行的閉環決策能力,直擊城商行從數據到增長的“最後一公里”痛點。
針對企業服務體驗斷層的行業痛點,容聯七陌AI產品首席專家劉倩表示,容聯雲“智能營銷服務引擎”以千億參數大模型爲底座,結合語音、文字、圖片多模態交互、語義理解強化及動態知識庫,構建全流程自動化閉環,覆蓋意圖識別到問題解決的完整鏈路,實現“降本、提質、增效”三位一體突破,驅動服務模式從“人力消耗”向“智能增效”躍遷。
當下,在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的浪潮中,AI Agent正加速從工具屬性向產業智能體的核心引擎躍遷,並加速產業邊界重構。全球市場同步迎來爆發期,有數據顯示,全球AI Agent市場正以44.8%年複合增長率向2030年471億美元規模擴張。東南亞數字智能解決方案總監Simon Amran表示,該地區依託7億年輕人口、80%智能手機滲透率及2030年1萬億美元的數字經濟規模,催生出巨大的AI剛性需求,2025年70%東南亞的企業將部署AI解決方案。面對多語言服務成本高企、促銷期諮詢暴增等痛點,容聯雲Virtual Agent通過方言理解、全渠道整合及彈性架構,實現80%諮詢自動化,響應時間從3天壓縮至10秒,爲出海企業提供可複製的智能運營範式。
打造“AI好友圈”,讓每個人成爲“超級個體”
用AI答疑解惑、製作攻略、高效辦公……本屆WAIC,騰訊“AI全家桶”集中亮相,化身“生活全能家”“職場小祕書”“出行規劃師”“內容創想家”等多重身份,爲用戶打造“AI好友圈”,讓人們前瞻未來生活的無限可能。
微信與QQ延伸出更溫暖的“AI智能觸角”,成爲用戶手中的智能“好友”。如今,小程序、搜一搜、微信讀書等微信開放生態已全面接入AI能力。微信用戶還可以添加元寶AI助手爲專屬好友,擁有觸手可及的“AI夥伴”。此外,微信免費提供AI學習平臺——小程序教育平臺,幫助中小學師生使用AI能力編程,學習如何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習動力。短短一年,師生們已通過13萬個不同的小程序項目讓生活學習更加便捷美好。
同樣基於AI大模型,QQ在聊天對話、搜索、照片及視頻處理、社羣管理等社交鏈路和社交場景中,也提供了多元化能力。QQ用戶可以添加AI助手“小Q”爲好友,實現即問即答、畫圖、寫作、解題和文件解析等體驗。此外,在“QQ AI妙繪”功能中,用戶可以上傳圖片,智能轉換爲各種風格,甚至一鍵轉化爲視頻,並即刻或羣聊,這也是社交生態與 AI 結合的獨特魅力。

在工作場景,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騰訊文檔化身“AI職場小祕書”,從高效的智能辦公到智能會議,再到智能生成各品類文檔,讓全鏈路的工作生產更具效率。
在學習場景,QQ瀏覽器QBot提供AI搜索、AI瀏覽、AI辦公、AI學習、AI寫作等功能;ima AI工作臺可以輔助完成日常學習和工作任務,並長期沉澱爲個人的智能化知識庫,也支持加入別人的共享知識庫進行精準問答。
在出行領域,騰訊地圖全新上線旅遊規劃Agent。它可以根據參觀者需求,一鍵生成旅行攻略,還可隨時對生成的攻略進行個性化編輯。同時通過內置小程序直接實現無縫下單,真正實現一次輸入,多項指令一步到位。
在娛樂創作方面,QQ音樂AI作歌及AI唱功能,幫助用戶創作或者高質量“演唱”歌曲。由騰訊音樂天琴實驗室聯合王力宏工作室打造的全球首位AI歌手“AI力宏”,更爲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
基於騰訊優圖實驗室及騰訊雲音視頻技術支持的數智人全息艙,讓參會者可以生成自己的3D數智人,並進行實時變臉互動。此外,可以遠程操控的“智能娃娃機”,能將圖像轉化成動漫、3D、水彩、插畫、黏土、玉石等多種風格的“AI 報亭”,都成爲人們娛樂、創作的好夥伴。而FPS AI隊友F.A.C.U.L.,不僅能理解並完美執行高難度指令,還能與玩家達成戰術協作,讓玩家獲得更多新鮮玩法和戰術選擇。
“我們以用戶需求爲錨點,以使用場景爲標尺,期待AI能力能夠覆蓋到大衆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讓14億用戶體驗‘添加微信好友般’的便捷,擁有觸手可及的‘AI夥伴’,構建專屬‘AI好友圈’,助力每個人成爲AI賦能的‘超級個體’。”騰訊華東總部總經理李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