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醫科普|運動是打開抑鬱青少年心靈的鑰匙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的患病率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2022年國民抑鬱症藍皮書》顯示,抑鬱症患者中50%爲在校學生,青少年抑鬱症患病率已達15%~20%,其中41%的學生曾因爲抑鬱而休學。《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進一步指出,青少年學生抑鬱問題日益突出,且呈低齡趨勢,其中高中生的抑鬱檢出率爲40%,初中生的抑鬱檢出率爲30%。
這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數據敲響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警鐘。抑鬱像是沉重的陰霾,不僅籠罩在青少年的心空之上,更對其身心發展、學業成就以及未來的人生軌跡造成深遠而複雜的負面影響。它猶如一面無形的厚壁,阻隔了青少年感知快樂、擁抱希望的能力,使他們在本應活力四射的青春年華里,陷入焦慮與絕望的泥沼。

在這一嚴峻形勢下,如何爲抑鬱青少年學生尋找一束穿透陰霾的光亮,探尋一條切實有效的干預路徑,成爲了社會各界亟待解決的難題。運動,作爲一種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活動形式,以其獨特的優勢逐漸嶄露頭角。它無需昂貴的儀器設備,不依賴複雜的操作流程,也不受特定時間空間的嚴格限制,僅需一片場地、一個契機,便能調動起青少年青春的活力。運動不是單純的體能訓練,它蘊含着深刻的身心療愈力量,爲抑鬱青少年帶來了一線曙光,有望成爲照亮他們心靈迷途的溫暖燈火。
運動的積極抗抑鬱效應
運動能促進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等神經遞質的分泌,這些神經遞質在調節情緒方面的作用機制,就像大腦中的“快樂信使”,運動促使它們活躍起來,幫助抑鬱學生改善情緒狀態。並且,這些神經遞質還存在相互作用,“雙劍合璧”共同促進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例如,運動時,大腦分泌的多巴胺提升愉悅感,內啡肽則像天然止痛劑般緩解焦慮。已有研究表明,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就可使內啡肽水平提升5倍,其效果可相當於低劑量的抗抑鬱藥。
當前,青少年學生面臨着學業、人際關係等壓力,運動是一種有效的壓力釋放途徑,能夠降低壓力激素(如皮質醇)水平,就像給緊張的身體和心靈做一場舒緩的按摩,緩解身心緊張狀態。已有的實驗研究表明,僅1小時籃球訓練的排汗即可有效加速皮質醇新陳代謝,使唾液中的皮質醇濃度下降37%。
青春期心理和腦的可塑性較強,是腦結構和功能快速發展的時期,青少年的大腦將發生變革性的發育。研究表明,無論是普通青少年和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青少年,運動均可以有效改善和提升其認知功能和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可以說,在整個生命週期中,運動是改善和保持腦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長期體力活動可以有效改善年輕羣體的心理健康和認知水平。並且,這與個體的神經生物學改變,特別是人腦負責高級認知區域——額葉區的激活相吻合。
事實上,已有大量研究指出,抑鬱相關的腦區發育,以及這些腦區的最佳運動干預時間均彙集於青少年時期。具體而言,這些關鍵腦區在青春期相繼發育成熟,而運動可發揮其神經可塑性效應,通過促進與認知和情緒相關的腦結構和功能的進一步發育。
這些運動對大腦的積極“鍛鍊”效果對支持青少年的身體能力、認知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發展至關重要。越來越多的腦科學研究表明,運動對青少年身體和心理健康具有積極改善作用,甚至表現出與藥物或心理抗抑鬱治療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與此同時,運動還能有效避免藥物治療潛在的生理副作用。

如何更好地發揮運動抗抑鬱的作用
首先,需要關注運動的強度、持續時間、頻率。我國對於兒童青少年的運動指南推薦每天應至少進行60分鐘的中高強度體力活動,包括每週至少3天的高強度體力活動和增強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運動。一項實驗研究同樣指出,爲期12周、每週3次、每次40~50分鐘的運動干預較爲有效地改善了兒童青少年的抑鬱症狀。
然而,該研究還指出,中高強度活動未必適合抑鬱青少年,包括慢跑、瑜伽、太極拳在內的有氧運動形式對抑鬱的改善效果最爲顯著,其次是團體訓練、阻力運動,再次是有氧與阻力的結合運動形式,這提示我們要關注更適合抑鬱青少年的運動強度、形式等,而不是完全參照正常青少年的標準。
其次,雖然考慮上述因素能更好地促進青少年的科學抗抑鬱,但在實際的運動干預實施中,更要考慮青少年本身的意願、興趣等自身因素。例如,倘若孩子不喜歡慢跑,但是家裏有養寵物狗,可以讓孩子遛狗的名義每天出門活動一段時間,給予其運動行爲積極的反饋與鼓勵,然後再逐步地推動其開展其他的體育運動。
不僅是在家庭中,學校體育課程也需要根據學生抑鬱程度和個體差異,進行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創新與調整。體育教師在運動干預過程中的需要進行角色轉變,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變爲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者,通過對接班主任、校心理諮詢師等人員,結合觀察學生在運動中的表現,給予針對性的指導、關愛、鼓勵和反饋。例如,在課前熱身和專項練習中引入更多的趣味運動環節,或者針對抑鬱青少年學生設計個性化的運動處方等,進而讓體育課以及課後體育活動不再只是簡單的體能訓練,而是變爲針對抑鬱學生身心特點的專屬療愈時間。
運動的意義,從來不只是“練出肌肉”。運動是一把鑰匙,讓孩子在揮汗、呼吸、協作中,發現能夠掌握自己的身體、利用自己的青春活力,重新感受和獲得快樂的情緒,進而打開抑鬱青少年的心靈。
(作者單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