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過去了,17歲生娃每天睡三小時的高中媽媽,離婚了,成網紅了
文|瑩媽
2018年16歲的日本高二學生聖菜,在參加七夕活動的時候遇到了自己暗戀的學長,而聖菜藉機表白,後來兩個人成爲了戀人,更是開啓了同居生活!
兩個人可能是年輕,也可能是因爲其他原因沒有做好避孕措施,後面懷孕了,而聖菜和男朋友卻想把孩子生下來,當時聖菜的媽媽是不太同意的,但是兩個人卻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後來在2019年3月的時候,聖菜生下了女兒藍艾,這時候她纔剛剛過了自己17歲的生日。

而她這時候也是一個高三的學生,高三的學生是非常關鍵的,因爲要全部的精力去參加高考,而她同時還有一個身份是媽媽,還要照顧家裏面的人,所以她每天早上要起來準備早餐,然後去學校,晚上還要複習,還要照顧女兒,當時她在視頻裏面哭訴,自己每天只能睡三個小時……

因爲在日本都是默認女性在家帶孩子,男性出去賺錢養家的,而她自己還是一個高三的學生,也要努力的拼自己的學業,她更是把自己每天的帶娃以及工作學習拍到了網上,因爲她的外表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再加上她的個人人設也是非常的突出,畢竟是高中生,而且還是已經生了孩子的媽媽,後來就被一個時尚雜誌給注意到了,簽了雜誌社去做模特。
而她的家庭卻沒有安穩了下來,在2018年跟自己的男朋友因爲懷孕結婚,但是到了2020年他們卻離婚了,女兒判給聖菜,而她自己也因爲努力的帶娃,努力的做家務,又是賢惠又有美貌,所以成爲了一個網紅。

分析:
之前日本民法的規定,男性18歲女性16歲就可以結婚,所以在2018年聖菜是16歲,她其實是已經可以結婚,而她結婚之後17歲生孩子也是屬於法律規定的。
而看到聖菜的結局我們就發現:即使結了婚生了孩子也不一定能保證家庭的穩定,畢竟人在年輕的時候思想的波動會比較大一些,不成熟的時候結了婚生了孩子,也不一定能保證家庭能夠比較穩定的下去!
最近有一個新聞衝上了熱搜,就是政協委員建議降低法定結婚年齡,也就是18歲就可以結婚。而類似的提議其實時不時就能衝上熱搜,但爲什麼我國還是建議女性20歲,男性22歲才能結婚呢?那是因爲過早的結婚生育其實不利於家庭穩定。

女性早婚早育容易有以下這些風險
第一個:懷孕生產的風險會更高一些
很多人都說太晚生孩子風險很大,其實過早的生孩子風險也比較大。
有數據顯示:20歲以下產婦死亡率是20~29歲主的近兩倍,新生兒的死亡率也高達69%。
因爲女性在20歲她的骨盆沒有發育成熟,容易導致難產,產道裂傷,胎盤早剝等併發症。

第二個:影響女性的健康
有研究發現:18歲前生育,宮頸癌發病率要比26歲生育者高20倍。
不成熟的生殖系統過早的承受生育,真的會更容易出現問題。
第三個:容易導致女性婦科疾病
過早的結婚過早的生娃就代表着過早的同居,容易引發盆腔炎,輸卵管炎,甚至會增加宮外孕和不孕的風險。
比如說有些女孩子過早的同居,甚至是懷孕了流產,這也會增加這些炎症的風險。

第四個:家庭的穩定性也比較差
不到20歲,很多人還在上大學,甚至還沒有開始工作,即使開始工作的話,工作的能力有限,能賺到的錢也有限,要養一個家庭,養一個孩子,實在是非常的困難。
而我們都知道一個家開門柴米油鹽,如果這些事情沒有辦法做到的話,兩夫妻也很容易產生爭吵,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開支會更大,這很容易會導致家庭出現矛盾,甚至兩個人最終分道揚鑣。
比如說日本的這個聖菜,離婚之後爲什麼能夠帶孩子?最重要的還是因爲她自己成了網紅,有了收入而且收入不菲,但是大部分的女性在20多歲其實還掙不到錢。

第五個:孩子的權益缺失
比如說還沒有到法定結婚年齡就生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其實是非婚生年齡,會面臨很多戶籍繼承權的這種糾紛。
就打個非常簡單的比方,比如說這個男孩家裏面是有分紅的,但是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爸爸媽媽還沒有達到法定結婚年齡,兩個人拿不到結婚證,那麼這個孩子就享受不到村裏面的分紅。
第六個:撫養質量會非常的低下
年輕的爸爸媽媽自己還是一個孩子,怎麼樣養育一個孩子,如果是父母給力的話,父母可以隔代撫養,但是父母不給力的話,靠年輕的父母來養孩子會出現非常多的問題。
比如說有些父母還非常的貪玩,甚至帶着孩子出去外面去熬夜去酒吧,或者說在家裏面打遊戲,孩子哭了也不理,互相賭氣孩子哭了你不理我也不理,這最終坑的是孩子。

第七個:心理的壓力會比較大
因爲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常情況下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如果是還沒到20歲就結婚的話,這個心理的承受能力比較弱,這時候不僅僅有工作的壓力,還會有學習的壓力,更有家庭的壓力,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的心理問題,特別是女性,這種的壓力會更大。
所以家有女兒的一定要教育她,沒成年的時候可以談戀愛,但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也不要着急的結婚,在20歲之後,到了法定結婚年齡再考慮結婚的問題,畢竟我們一年一年的增長,我們對問題的思考能力就會出現變化。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