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遊疊紙庫洛剛喫了一波紅利,遊戲公司別再錯過小紅書了

來源: 更新:

最近,小紅書上的遊戲爆款越來越多了。

連葡萄君之前刊登的那篇《蘇丹的遊戲》主創鑽咖的文章,轉成長圖發上去,也意外獲得了不錯的反響。這篇內容至今依然是我們點贊數最高的筆記。在小紅書上,《蘇丹的遊戲》的tag目前已經有5.9億瀏覽和281萬討論。

再比如《戀與深空》,就是一個在小紅書上體感極強的熱門案例——上線至今,相關tag已經有近200億瀏覽,近2億討論,萬贊帖子更是數不勝數。玩家們上傳劇情高光切片,也分享高質量妝容教程。

而除了遊戲本身,圍繞這些作品衍生出的二次元內容,也同樣在這裏匯聚。

在小紅書上,你能看到,今年BW場館外的暴雨中,鬼泣兄弟倆劍指彼此的名場面;或是一身龍袍的暖暖,當上皇帝大搖大擺逛街。而兩個月前的CP31,有人身着扎滿穀子的婚紗亮相會場,給很多玩家帶去震撼;一年一度的CP橫幅合集,更是從這裏流傳開去。


奔赴這些活動的大家,可能爲遊戲廠商發放的物料而來,可能是爲難得的二次元同好盛會而來,但共同點或許都是,希望在現實世界看到虛擬角色走進生活的瞬間。

你或許會想,如果遊戲內容已經天然地在這裏發酵,平臺能不能主動做點什麼,回應玩家的需要?事實上,基於這些社區觀察,小紅書很快就開始嘗試探索這個領域。

7月初,小紅書開啓了「遊戲TA來訪企劃」。他們聯合多家遊戲廠商,把遊戲角色搬到現實場景中。

於是,你能看到,烈日當空的黃浦江邊,白厄舉起手機拍照;等身大屏裏,沈星迴伸出手希望和屏幕外的你十指相扣……


目前,「遊戲TA來訪企劃」相關筆記的瀏覽量已超過兩千萬,本次活動中的萬贊筆記數量,更是直追不少廠商自行籌備的線下活動。而參與這次活動的米哈遊、疊紙、庫洛,也由此收穫了可觀的內容營銷紅利。

這不禁讓人反思——在理解玩家,捕捉情緒,乃至於發現內容機會這幾件事上,小紅書是不是在某些層面上,已經能和很多遊戲廠商一樣敏銳了?

在這種情況下,小紅書或許不再是一個可以順便做一下的分發渠道,而是構建用戶關係的基本盤。


01

從屏幕到現實

「遊戲TA來訪企劃」最初的靈感,其實來自平臺上的用戶。

越來越多玩家在社區裏表達這樣的願望:希望角色能陪自己看風景,一起喫飯,甚至是一塊過生日。


在小紅書,這些願望成了真實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越來越具體,越來越有現實感。

一開始,是一些角色的穀子。

從在斑馬線凝視彼此的林克、塞爾達,到悠閒地看日出的吳邪、張起靈,再到城市街景中的迷宮飯小隊,手握海邊烈日的星期日……玩家們會說,穀子存在的意義就是「把你帶來我身邊」。



再往後,還有用戶給角色剪視頻,讓他們走進更加日常的生活場景。

比如在地鐵快速穿梭的間隙,三月七靠在男女主的身上,彷彿坐上了星穹列車;又比如冷酷桀驁的秦徹看向鏡頭,再轉身隱入都市的夜色。

更不用提近幾年快速發展起來的cos委託。玩家邀請coser扮演喜歡的角色,開啓一場跨越時空的約會,一起度過特別的一天。

基於玩家們希望「二次元角色能走進現實」的需求,小紅書社區市場和運營部門開始討論實現的方案。

這件事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從項目啓動到線下落地,團隊花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

一開始,團隊想的是最常規的Cosplay形式。但在平臺上調研了大量相關筆記後,他們發現:玩家真正想見的,是屏幕那一端的角色本人。

從這個洞察出發,團隊最終確定了等身大屏和實景背景的呈現形式,模擬角色出現在面前的體驗。他們也獲得了廠商的支持,這一形式還被其他廠商現場複用。

整個項目最終與《戀與深空》《崩壞:星穹鐵道》《鳴潮》《原神》以及暖暖系列等多個熱門遊戲IP達成合作。


6月28日至7月4日,這個企劃正式落地上海豫園地鐵站與BFC金融中心,之後,又通過用戶的故事徵集,陸續增加了深圳、杭州、北京、成都,讓這17個角色「全國巡演」。


這次企劃在社區裏也得到了引發了許多用戶的共鳴和討論。

有人從外地專程趕來,只爲見一眼喜歡的角色;也有人發佈筆記,講述自己在生活低谷中因爲這個活動重新獲得了力量。

玩家@兔兔奶糖 的母親因爲孩子的推薦開始玩遊戲,並且喜歡上了暖暖。她在小紅書上註冊了賬號@三寶外婆,每次分享和女兒一起參加線下活動的筆記,都會有很多用戶在評論區賽博認親。

正碰上《戀與深空》的婚卡上線,@三寶外婆 還親手爲孩子縫了一套婚紗,一起去見那位角色。來到線下活動之後,她也非常開心,後來還發筆記稱「45歲也要和大帥哥一起拍照」。

這個活動試圖滿足那些早就存在於玩家生活裏的願望,這也許正是平臺類社區對遊戲內容更深參與的開始。


02

爲什麼是在小紅書?

爲什麼這樣的故事會發生在小紅書?

或許是因爲,小紅書本就是一個圍繞着生活興趣的表達而建構的社區。今年7月8日,小紅書剛剛宣佈品牌升級,將 Slogan 從「生活指南」改爲「你的生活興趣社區」——它意味着,平臺將表達的起點進一步交還給用戶,讓興趣與生活交織成爲內容的核心。

進一步說,那些強調角色共鳴、強調陪伴感的產品,有機會在這裏營造出更長線的用戶關係。它的打法也不只是強調曝光和轉化,而是深度參與用戶的日常生活表達。

在這個社區裏,分享的主體並不必是專業內容生產者,而是一個個有真實情緒、有日常經驗的「我」。人們在這裏聊穿搭,聊寵物,同樣也聊遊戲。

當喜歡二次元角色成爲一種帶有情感重量的生活表達,它在小紅書也不會顯得多餘,反而能自然融入用戶的日常內容中,甚至更容易獲得理解與共鳴。

這和小紅書內容生態的長期方向有關。去年平臺在私享會中反覆出現「人 matters」「人感」這兩個關鍵詞,背後其實就是在強調:這裏在意真實的個體,具體的體驗,以及人與內容之間的情感關係。

也正因爲如此,小紅書反而比一些以遊戲內容爲主的平臺,更適合遊戲文化的擴散。

在傳統遊戲社區中,內容往往是玩家對玩家的交流,集中在玩法攻略、劇情分析等等方面。而在小紅書,喜歡遊戲只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它和穿搭、美妝、vlog並列出現。這讓遊戲話題可以跳出圈層,用一種更輕盈、更具日常性的方式進入更多人視野。

這背後,平臺的結構機制起了很大作用。小紅書圖文+視頻的表達形式已經非常成熟,推流與搜索系統也鼓勵不同表達被看見。新用戶容易接觸到優質創作者,老用戶發佈內容也更容易獲得反饋。

而這種機制運行得足夠久之後,遊戲內容在平臺上逐漸形成了穩定的文化氛圍。

比如《戀與深空》《如鳶》等遊戲,在這裏的二創活躍度遠高於其他平臺。

暖暖的官方賬號在小紅書有20多萬粉絲。許多用戶表示,看暖暖就像看着自己女兒一樣。

除了官方入駐的角色賬號外,也有一批創作者自發做起了角色第一視角賬號。比如@翁法羅斯黑厄勢力 這個賬號在活動期間內持續發佈角色在三次元的內容,同時高頻與其他玩家互動,彷彿本人親自注冊了賬號,來到了現實。

哪怕是像《蘇丹的遊戲》這樣看上去不那麼主流的小衆作品,也在社區分享中被帶動起來,獲得了屬於它的表達空間。

雖然小紅書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遊戲社區,但隨着遊戲用戶的增多,內容的沉澱變深,這裏逐漸形成了一種「玩家打開就是遊戲社區」的體驗感。

搜索功能+人羣興趣聚合+推薦算法+UGC內容討論,這一切構成的氛圍,能讓玩家更容易找到像自己一樣的人——對遊戲而言,這種環境正是內容的核心土壤。


03

別再錯過小紅書了

看到這裏你會發現,在小紅書上做內容營銷的邏輯和效果,和其他平臺都不一樣。

如果說傳統指標如付費率、日活描繪的是用戶行爲,那麼小紅書上記錄下的,是玩家與IP之間的親密度。

當玩家願意收藏、反覆回看,甚至主動參與再創作的內容時,這些體驗其實早已超越了短期的消費,而是在無聲中構建起一段持續的情感連接。這些互動也會構築比一般宣發更穩固的品牌影響力和生命力——對於女性向或二次元IP來說,這可能是角色真正被「記住」的開始。

據小紅書方面統計,如今他們已經是國內女性向遊戲話題討論度最高的平臺。而目前已經在小紅書上喫到紅利的產品,例如《戀與深空》《如鳶》,就是符合這一特徵的案例:它們的角色和內容設定能夠自然融入用戶的日常表達,並具備反覆消費與二創的價值,進而激發出穩定的內容分享——

這些內容不一定流向傳統的社羣或商業系統,而是有機會悄悄嵌進玩家的生活日常:考試前想鼓勵自己,生日想合影留念,節日需要一點儀式感,或是在情緒低谷時,想和角色說說話……遊戲內容在這些生活節點中,以一種柔和的方式被再次激活,成爲重新連接的觸發點。

更進一步說,除了女性向和二遊,那些內容具備情感投射空間、用戶願意主動表達,且能持續提供話題素材的遊戲,也都有可能在小紅書沉澱出長線的內容價值。對於這類產品,小紅書已經不再是「可選項」,而是需要及早佈局的長線陣地。

早期進入小紅書的廠商,往往能在同類競品尚未形成用戶心智的階段,搶佔關鍵詞,建立社區表達慣性。一旦用戶形成「上小紅書搜一搜」的習慣,平臺上的信息流就會更加頻繁地出現你的產品。這種心智優勢,會長期作用於角色更新或是劇情節點等運營週期中。

早入場,還意味着可以積累一批穩定內容創作者和高質量UGC,讓團隊在低成本階段摸索出適配平臺的內容敘事方式。而積累越豐富,未來玩家就越有可能在不經意之間看到內容,回憶起曾經投入的情感。廠商也可以藉由內容,看見玩家情緒變化和表達趨勢的方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文章開頭的「遊戲TA來訪企劃」還隱藏着一個風向:小紅書正在主動貼靠遊戲,發起更多線上線下聯動的活動。對於廠商來說,這同樣是新的機會。

今天早上小紅書剛剛官宣,將自辦一場覆蓋動漫與遊戲內容的大型線下展「RED LAND」。

他們不僅和騰訊、網易、靈犀互娛、米哈遊、莉莉絲、育碧等多家遊戲大廠有合作,更是跟許多知名單機遊戲如《賽博朋克2077》《博德之門3》《幻獸帕魯》《太吾繪卷》《鏽湖》《影之刃零》搭上了線。這次活動的舉辦地點定在上海復興島,還聲稱要把遊戲地貌復刻到現實,儼然是要大幹一場。

據瞭解,目前小紅書負責相關業務的團隊多爲核心玩家,熟悉二創生態,對錶達趨勢與情緒變化有天然敏感度,也更容易發現玩家與角色之間那些藏在生活細節裏的情感連接。

與此同時,小紅書也正在持續提升自己的執行能力——從協調多個大IP,到統一活動風格,再到跑通概念和執行,再到沉澱可視化數據,爲評估內容價值提供依據。這也是讓更多廠商願意入局的前提。

總而言之,在小紅書,平臺正在構建一套和傳統廠商不同的表達路徑。

廠商習慣用指標和模型去理解用戶,但遊戲同樣也是人與人的連接,內容的溫度恰恰來自這種「人感」和「生活氣」。

小紅書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它用生活方式理解遊戲,也讓遊戲重新融入人們的生活。而在這背後,或許隱藏着遊戲廠商做內容營銷的新視角、新機會。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