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丨守護,不止今天!

來源: 更新:


2024年7月

世界最大溼地

潘塔納爾溼地遭遇連續火災

潘塔納爾溼地是

地球上生物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擁有4700多種動植物物種


2024年9月

一支國際研究團隊發佈報告顯示

全球海洋酸度正逼近安全臨界值

隨着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增加

越來越多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

海洋正變得“越來越酸”


2025年初

美國航天局發佈報告說

2024年爲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

地球正在持續變暖


冰川融化、物種滅絕、塑料侵入深海

森林、溼地消失……

這觸目驚心的一幕幕

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地球——

目前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

由於被過度索取

正變得滿目瘡痍

保護環境,拯救家園刻不容緩


今天

是第56個世界地球日

這是一個

爲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

今年的宣傳主題是

“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保護地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也是我們共同的使命

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珍愛地球,保護環境

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

美麗家園

↓↓↓


珍愛地球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 節約資源:隨手關燈、關緊水龍頭,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合理使用電器,減少待機能耗;一水多用,如用洗菜水澆花等。

✓ 減少污染:儘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的使用,以降低尾氣排放;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減少白色污染;購物時自帶環保購物袋,減少塑料袋的使用。

✓ 保護生態: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不踐踏草坪,不攀折花木;積極參與植樹造林等綠化活動,爲地球增添綠色;保護野生動物,拒絕購買和使用野生動物製品。

✓ 傳播環保理念:通過社交媒體、日常交流,向身邊人分享環保知識和生活技巧,帶動更多人加入環保行動。


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是我們的共同目標與追求


守護地球

不需要驚天動地的壯舉

每個人的微小行動

都能匯聚成改變世界的力量


讓我們攜手並進

以地質安全守護城市命脈

以綠色發展點亮未來星空

在可持續發展的航道上攜手同行

共同守護,方能共築未來!



關於地球的10個冷知識

1


地球的英語“Earth”這個詞起源於盎格魯-撒克遜語(古英語)裏的“Erda”,意思是“地面”“土壤”。雖然名字叫“地面”,地球表面卻有71%被水覆蓋。


2


地球的質量爲5.975×10^24千克。時至今日,它還在不斷吸積宇宙空間的彗星、隕石、宇宙塵埃和星際分子等物質。據專家估算,地球每年大約可獲得10萬噸的星際物質,其中宇宙塵埃就達23430噸。所以,地球每年都長胖一點點。


3


從46億年前地球從一片混沌中誕生以來,共有超過1萬億種生物在其上生息繁衍。現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活物?到門口小花園,用勺子挖一勺土,那裏面“生活”的有機生命體就比地球上人類的數量還要多。


4


大約6.2億年前,地球的一天只有21.9小時。可見地球的自轉速度是在逐漸變慢的,不過,對於我們來說幅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只有每100年70毫秒,所以想要地球的一天多出1小時,還要再等1億年。


5


在歷史上,地球上發生過多次磁極倒轉,北變南,南變北,最近的一次是在78萬年前。有科學家懷疑,地球磁極倒轉曾是古代生物滅絕的原因。


6


我們的地球能在宇宙中安然生存,要感謝木星。木星體積大、質量大、自轉快,引力也比一般行星大,原本飛向地球的隕石都被木星所吸引,紛紛撞向它。


7


地球是目前唯一已知具有板塊構造的行星。7個巨大的板塊正在向不同方向移動,塑造了地球上千變萬化的地質特徵。別看每年也就移動1-10釐米,全球範圍內的碳循環就靠這每年幾釐米了,這樣才能防止地球過熱。


8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古至今從未停止,不過,隨着人造衛星、空間站的升空,太空垃圾也越來越多。2014年,一份NASA數據說,地球上空飄着2600顆失效但在軌的衛星,數量是正在工作衛星的兩倍。美國太空監測網絡統計,10釐米以上在軌物體2.6萬件,1-10釐米的過5萬件,它們絕大部分是太空垃圾。


9


地球上97%的水是鹹水,剩下3%的淡水中,有70%在極地結成冰塊,其餘的大部分在土壤中,或是人類難以汲取的深層地底中。


10


大約3億年前,地球上幾乎所有土地都是一個整體。在侏羅紀時期,泛古陸分裂成兩個大陸,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們分裂推移成現在的樣子。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