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哪吒

來源: 更新:

國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自上映以來屢創佳績,引起海內外熱議。魔童降世、拜師太乙、共扛天雷……破圈臺詞引爆共鳴,哪吒成爲2025年年初討論度最高、“年齡最小”的“百億影帝”。

只是這一系列電影中的哪吒,似乎與印象中的不大一樣。
在2019年《哪吒1》正式上映前,這個“不被看好”的3歲小孩一度被評爲“最醜哪吒”,甚至在《哪吒2》中都受到了“官方吐槽”
“雖然你儀態懶散,但意志堅定;雖然你個頭兒矮小,但內心強大;雖然你相貌醜陋,但心地善良;雖然你眼眶發黑,鼻孔朝天,牙還缺了一顆,但我覺得你就是很好很好啊!”

連“親師父”太乙真人見到“靈珠版哪吒”後都忍不住吐槽:

“這個纔像正版嘛”

不過太乙真人確實爆出了一個“彩蛋”,“靈珠版哪吒”不僅是“正版”,更來源於哪吒系列國漫電影靈感的起點——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79版動畫電影《哪吒鬧海》

《哪吒鬧海》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也是第一部在戛納參展的華語動畫電影,代表了當時中國動畫電影的最高水平。

無論電影製作技術水平如何發展,《哪吒鬧海》都是迄今爲止中國動畫電影的高峯之一。

片中哪吒身着白衣、長髮飄飄,他闡揚時代精神,伸張正義、不畏強權,在暴風雨中橫劍自刎,塑造了勇敢又悲壯的少年英雄形象。後以蓮藕塑身復活,大鬧東海龍宮。

哪吒系列國漫電影有多處致敬了1979版《哪吒鬧海》。
比如,從2D“打工”到3D的管家。

又或是同一套武打動作。

1979版《哪吒鬧海》將傳統文化和中式美學發揮到了極致,但哪吒的故事仍“未完結”。

那句“是他,是他,就是他,我們的朋友小哪吒”傳唱至今,同樣勾起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2003年版五十二集大型動畫片《哪吒傳奇》給予了哪吒更完整的成長故事線。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動畫導演張族權執導的《哪吒傳奇》稱得上第一部以哪吒爲主角的長篇動畫劇集。
這一版哪吒身着紅肚兜、頭梳沖天辮,他更像是鄰家少年,是一代人心中的童年偶像。

該片雖以哪吒爲主角,但每個形象同樣豐滿、立體。姬發在暴雨中高喊“蒼天有淚我無淚,有的只是滿腔的怒火”;李靖面對龍王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全家人;即便是反派紂王,也披上了妲己飄帶,獨自提劍迎敵。

配角的塑造完善了哪吒的成長線,成就了這位少年英雄。他不僅戰力非凡,也有血有肉。

重新回顧廣爲人知的三版哪吒,他們形象不同,內核卻一致。

1979版《哪吒鬧海》中,哪吒敢以自刎反抗強權壓迫,

“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爹爹,你的骨肉我還給你,我不連累你”

2003版《哪吒傳奇》中,他自請鎖於寶塔,自帶君子的浩然之氣,

“這個光明的世界,屬於全天下”

如今的《哪吒2》中,他雖爲魔,卻不甘於命運安排,

“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

“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轉這乾坤”

現在所熟知的哪吒多來源於古典小說《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他是“玉面嬌容如滿月,朱脣方口露銀牙”的俊俏男孩,也是“滿地紅光,面如傅粉”的朗朗少年。

但亦如很多人評價,他還是“天庭“三大反骨”之一”“實力和名氣僅次於孫悟空的戰神”。

無論何時,無論以怎樣的形象,在面對不公與壓迫時,哪吒總能腳踏風火輪、手持火尖槍高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

從古至今、從1979年至2025年,不同時代賦予了哪吒不同的形象表達,但“伸張正義”“擺脫宿命”始終是哪吒的人物內核與精神底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哪吒,但那個於寶蓮中重生的少年,始終濃縮了個人犧牲與家國大義的民族精神,承載着中華傳統文化對自由與正義的永恆追求。

當借龍王敖光之口問他,“難道你想改變這個世界嗎?”

他也永遠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想試試。”



總監製:張筱曼
監製:鄧莫南、王菁菁
責編:彭鋒、韓丹

編輯:劉夢迪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