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疹、丘疹、皰疹、結痂,我身上這“四世同堂”還缺一世
2025年4月的一天,我的舌底突然冒出一個刁鑽的潰瘍,舌頭稍不注意碰到就疼得人直吸冷氣。一連兩天,我都渾身乏力伴着低燒,整個人只想癱在牀上。晚上不到七點,我安頓好女兒,洗完澡,就鑽進了被窩。
洗澡時,我發現脖子上有一個綠豆大小的水皰,已經被我擦破了。當時沒太當回事,誰知第二天早上,我一照鏡子,直接傻了眼——臉上冒出好幾個相似的水皰!仔細查看,身上也長了好些紅色的痘和水皰。身爲藥師有一些臨牀經驗的我,腦子裏閃過一個念頭:“難道是水痘?可我都33歲了!”
臉上冒出好幾個水皰丨作者供圖
水痘瘋長,蔓延全身
打開手機搜索一下,水痘典型皮疹有斑疹、丘疹、皰疹、結痂,俗稱 “四世同堂”。再看看自己,我身上除了沒結痂,其餘全中,“四世目前還缺一世”。
戴上帽子和口罩,我直奔醫院。醫生一眼確診,開了內服加外用的抗病毒藥,主打一個內外夾擊,還叮囑我最好和孩子隔離。我想女兒已經接種過兩針疫苗了,但保險起見決定直接回孃家開啓隔離生活。
一開始,我的活動範圍僅限房間和專屬衛生間,午飯由媽媽放在門口。我繼續刷水痘相關知識,像追連續劇般想知道後續如何發展。當了解到水痘要熬到結痂才能好,便抱着“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在飯後睡了午覺。一覺醒來,發現水痘如雨後春筍般瘋長,臉上從幾顆變成幾十顆,身上也密密麻麻,彷彿病毒此刻正在體內亂竄,讓我頭皮發麻。
午覺醒來,發現水痘如雨後春筍般瘋長丨作者供圖
藥學出身的我研究了藥物說明書,又看了相關的診療指南,開始懷疑自己的用藥劑量不夠。仗着專業知識,我擅自加大了口服劑量,外塗藥膏也是“地毯式覆蓋”每一個水痘,夠不到的地方對着鏡子“搔首弄姿”也要塗到(過量用藥不推薦,請務必遵醫囑)。
一支藥膏很快用完,我全副武裝去醫院拿藥。這次我不僅拿了內服外用藥,還拿了緩解瘙癢的藥以預防結痂的時候發癢。但病情兇猛程度遠超我心理預期。
繼續戰“痘”,等待好轉
發病第四天,也是用藥第二天,水痘生長達到高峯,蔓延到頭皮、會陰、背部甚至腳背,新長出來的痘巨多,結痂很少,水皰液渾濁,像一個個膿包。臉可以說是接近毀容的程度,連親媽看了也直搖頭。嘴裏“潰瘍”越來越多,我這才明白最早的舌底潰瘍可能也是水痘病毒作祟的緣故。喝水喫飯都疼得鑽心,我喫得極少。唯一的安慰是體重重回兩位數,也算是變相減肥了。
用藥第二天,水痘繼續蔓延丨作者供圖
好在病情很快開始好轉。堅持用藥到第三天,藥物在我的臉上終於顯效,好轉趨勢讓我重拾信心。
用藥第三天,臉上開始好轉丨作者供圖
部分水痘開始結痂,我用上緩解瘙癢的藥,結痂也沒有很癢。而且,自從刷手機被精準推送戰痘心得,看到“亂摳留疤”警告後,我堅持要讓痂皮自然脫落。每天醒來像開盲盒一樣,都是不一樣的自己!用藥第四天,臉上的水痘明顯變少,只剩幾個頑固分子負隅頑抗,塗藥時都覺得輕鬆不少。
用藥第四天,臉上水痘明顯減少丨作者供圖
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水痘一天比一天少。終於在起病第十天、用藥整整八天後,我出關了。
用藥第八天,臉上只剩下一些結痂丨作者供圖
隔離期的煎熬雖苦,卻也收穫了難得的身心休整。因爲這場病,我的生活被按下暫停鍵,工作和育兒都暫時擱置,這反而讓我有了閒暇時間做健康餐以及整理覆盤工作。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還可以在空蕩的馬路上慢跑。好像這場水痘暴擊是身體被強制安排的休整期。
我反思了下這次生病的原因,那些長期苦熬的夜班,加上姨媽期的虛弱,可能讓病毒找到可乘之機。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從不講情面,這也算是給長期忽視健康的我提了個醒。好,擱筆至此,我要出去鍛鍊啦。
另一個TA也有類似的經歷,請了解TA的故事和醫生點評。
個人經歷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作者:絲瓜蝦米清湯
編輯:小艾、黎小球
題圖: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