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國集體倒戈!砸5300億接入北斗,美媒:全球導航正“去美化”

來源: 更新:

前言

“等解放軍登臺後,谷歌地圖會被屏蔽掉,Siri也一樣,他們肯定會迷路。”

2024年,臺灣退役軍官於北辰在政論節目上的一番“暴言”引得兩岸網民驚愕不已。

笑“麻”了!暫且不說軍事行動沒人會用外國設備,單說導航功能,我們已經換成“北斗”好多年了。

我們不但自己用,我們還推薦給別的國家用,全球有130多個國家正在使用北斗系統,就連美媒都在擔憂GPS的地位岌岌可危。

是誰給了於北辰這樣的勇氣說這樣的話?是無知嗎?

北斗發展 正在深入我們生活

在古代,中國人的先祖們通過觀察星空,發現了北斗七星的規律,並依靠北斗來辨別方向,推測時間。

現代社會,我們用“北斗”命名我國自行研發的導航系統,既是對先祖的一種紀念,也是對北斗寄予厚望。

曾幾何時,我們因爲沒有自研的導航系統,讓來自中國的商船被人逼停在海上漂泊了33天之久。

也曾因爲沒有自研的技術,需要藉助他國進行合作,卻在投入大量資金後被人“請”出局。

不過好在“輕舟已過萬重山”,在我國決定並發展北斗系統的30年裏,我們實現了從無到有、到優秀的跨越。

從原來只能滿足於軍事需求,到現在深入中國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北斗系統的應用覆蓋率已經超過了90&。

它不僅活躍在交通、能源、應急的國民經濟重點行業領域,還在手機、智能駕駛等過多民生領域,日均調用量可以達到萬億次。

在未來,北斗還可能與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融合,形成一批“北斗+”應用場景。

2024年,是北斗衛星誕生的30週年,也是北斗系統開啓下一個10年計劃的起點。

2025年我國將完成北斗系統一部分關鍵技術的突破,並在2035年之前爲下一代技術升級進行相關的實驗。

不僅僅是國內,不少海外客戶也翹首以盼,等待北斗系統下一次的技術突破。

國際合作 北斗獲得更多認可

根據2024年10月底發佈的《北斗產業發展藍皮書》顯示,我們的北斗系統以及研發的產品已經輸出到全世界130個國家。

爲了讓這些“客戶”們使用方便,中國正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包括軍事、通信、衛星等多個關鍵領域產業與北斗的相關的產品國際標準正逐步發佈。

信息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2024年11月1日 《北斗系統服務及相關產品已輸出到130餘個國家》

在同月舉行的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峯會上,記者得知截止到2023年,北斗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超過了5300億元。

無論是印尼的防災機構,還是緬甸運河的監管,亦或是文萊的城市規劃都在使用北斗系統。

信息來源:北青網 2024年10月25日 《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超5300億元》

不僅僅是東南亞這些國家,中東和非洲都與我國簽署了北斗合作協議,比如富得“流油”的沙特已經開始使用北斗系統進行地理信息採集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北斗系統的好用程度,得到了這些國家的交口稱讚。根據印尼《哨兵》雜誌在2024年9月份發表的文章,直接稱讚北斗與GPS“旗鼓相當”。

如果僅僅是其他國家的媒體和學者稱讚北斗系統還說明不了什麼,那美國的媒體跟學者呢?


技術超越 引發美國媒體擔憂

就在這個月的8日,美國的《太空新聞網》報紙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原標題爲《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令美國的GPS失去主導地位”》

文章先是講述了在上個世紀兩強爭霸期間,美蘇兩國在太空領域的比拼,接着話鋒一轉,又開始強調中國在衛星導航這一領域對美國的威脅。

信息來源:環球網 2024年4月10日 《美國“太空新聞網”刊文:“北斗”令GPS失去主導地位》

除了強調中國這些年在衛星領域上的建設之外,該文章還批評了美國在GPS上的改進不足。

就比如,北斗系統現在正在發揮作用的五星就有50顆以上,這個數字是GPS的兩倍不止,監測站的數量更是GPS的10倍。

這些監測站有相當大的一部分設置在發展中國家,因爲輻射面積大,精度比GPS更高。

而美國雖然和歐盟在衛星導航系統上多有合作,但中國與世界各地的發展中國家合作導航系統,更能增強其國家的軟實力。

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時期,中國“太空絲綢之路”的建設正在替代美國在衛星導航領域的主導地位。

也許這時候有人又要說了,發展中國家選擇北斗是因爲北斗“便宜”,而不是因爲質量好。

但價格低並不是北斗的缺點,相反北斗纔是真正的“物美價廉”。

香港媒體《南華早報》指出,北斗系統能夠在世界範圍內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不是基於成本讓步,它在全球任何地點的精度都不輸西方的衛星導航系統。

就低級系統來看,北斗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中緯度地區,信號比GPS更加可靠。

就連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地理空間技術專家邁克爾教授都說:“許多國際用戶仍基於地緣政治因素選擇GPS。”

這句話差不多把“巴掌”甩到GPS臉上去了:“要不是迫於美國威壓,誰還用你?”

然而可怕的是,美國的GPS系統投入在走下坡路,中國的北斗系統卻開啓了下一個10年計劃。

未來佔據全球導航系統主導地位的是誰,還真說不定呢!

結語

北斗系統一直在進步,從一開始不被外界所看好,到現在成爲GPS之後第二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客戶”的技術,仰仗於每一位科研人員的辛苦付出。

當然,也少不了國家戰略的支持,曾經在衛星導航上受到的限制和屈辱一去不復返了,從今以後再也不會有“銀河號”。

中國人一直都是這樣,越是限制我們什麼,我們越是發展什麼,芯片是這樣,北斗衛星導航也是這樣。

中國從來都不害怕一時的落後,只要找到機會,必會迎頭趕上,不給他國第二次“卡脖子”的機會。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