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6人溺水身亡後續:當地人講述逝者身份,都是竹筍惹的禍

前言
4月21日,湖南昌江河大洲鄉都塘村水域,一場突如其來的翻船事故,竟直接奪走了6條鮮活的生命。
6條生命,6個家庭,一下子全沒了!
根據當地村民的講述,這場災難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還是輸在了安全意識淡薄上。
一切的起因,不過是因爲幾顆竹筍……
信息來源:2025年4月22日 極目新聞 湖南平江6死翻船事故現場實探:事發地靠近水壩蓄水區,乘客當時欲渡河挖筍

意外突至 人全沒了
當天傍晚,位於該水域中,一艘村民自用的小船毫無預兆地翻沉。此前船上還坐着6個人,大家正在正常的交流,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
事故發生後,急促的報警電話迅速傳達至當地公安部門。緊接着,藍天救援隊等專業救援行動,都迅速在昌江河畔緊張有序地展開。
當地村民回憶,往事發地看,水壩的道路都被嚴格封鎖,警戒線內,救援人員都在全力地營救。

然而,殘酷的現實卻令人難以接受,6人都不幸溺亡。
經村民介紹,這6名遇難者均爲平江縣人,其中包括1名男性和5名女性。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僅彼此相識,更是親密的親友,一起相約而來。
莫名其妙地,他們爲何會出現在這裏?
信息來源:2025年4月22日 上觀 慘痛教訓!6人因翻船溺亡,這種船千萬別坐!

心存僥倖 生命沒有“如果”
這個時節,當地山間的竹林新筍冒尖,正是村民們一年中最忙碌也最期待的時節。正因爲這幾天山上竹筍多,所以大家就一起相約划船過河,去挖新鮮的竹筍。
可誰能想到,一場看似平常的挖筍之行,竟會以如此慘烈的方式戛然而止。
而位於該村的板口電站水壩,則成爲了這場悲劇的關鍵地理座標。

據現場勘查來看,水壩由堅固的鋼板與混凝土共同灌築而成,當時其下游三分之一長度的區域,正處於放水狀態。
肉眼可見,湍急的水流奔湧而出,裹挾着巨大的轟鳴聲,形成極具衝擊力的泄洪景觀。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水壩上游區域,水面從外表上看過去,十分地平靜,可迷惑了衆人,實際上它下面暗藏危機。

水面與立起的鋼板幾乎齊平,與下游存在較大落差。
可就是這種“上靜下急”的水文特徵,讓上游區域成爲潛在的危險地帶。
當時的事發地點,實際上正處於這個危險範圍之內,可大家都沒有絲毫的防範。或許是他們事先並沒有想那麼多,覺得按照之前的經驗,都沒問題。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僅僅這一個小小的船,怎麼能承載着這麼多人的重量?更何況這段水域的安全狀況,壓根都沒有人能夠保證,還是太掉以輕心了。

“如果船上少坐幾個人,如果穿了救生衣,如果繞遠一點走橋……”
“那條船平時最多坐兩三個人,這次一下子坐了6個,真的太危險了。”一位村民搖頭說道。
另一位村民補充:“他們可能覺得路近,划過去很快,沒想到會出事。”
事故發生後,村民們聚在河邊,低聲議論着種種“如果”,語氣中滿是懊悔和悲痛。
信息來源:湖北頭條 2025年4月22日 《“湖南平江6死翻船事故”現場實探:溺亡6人均爲親友,村民稱平時坐兩三人的小船,這次竟坐了6人》

多起事件響警報
其實,這樣的事情並不是沒有發生過,早在之前多起意外事故,就已經多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悲痛。
例如,在2024年12月初,在貴州省從江縣境內的平正河,也發生過一起令人惋惜的事故。
據當時相關媒體報道,涉事船隻屬於當地村民的自用船,並非運營船隻。

平日裏,該船有時候會承擔着村民簡單的出行或勞作輔助任務,也算是一個比較方便的通行方式。
這天,有幾個村民們一同乘船過河去幹活,去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
因此大家還都相約坐船回家,可返程途中,因船隻嚴重超載,在行駛過程中突然發生側翻。

因爲當時情況發生的比較突然,衆人紛紛落水後,水面一下子就混亂了起來。
雖然當時路過的人急忙伸出援助之手,後續的救援工作也迅速開展起來,但最後還是有8個人不幸離世。
信息來源:紅星新聞 2024年12月2日 《貴州從江翻船事故8人死亡:系用舢板船,事故原因和死者身份正在調查》

而時間再往前推移到2023年,當年7月,在湖南平江昌江河的同一水域,也曾發生過一起貨船與渡船相撞的事故。
那次事故同樣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導致3人死亡。
雖然這起事故和翻船事件有所不同,但是它也冥冥中暗示了,這段水域危險係數還是極高的。

同樣在2018年,廣西南寧屯六水庫也發生了一起由於自用船非法載客,最後不幸沉沒的事故。
當時,這艘自用船在非法載客的情況下,又嚴重超載,而超載率竟高達300%。
船隻在行駛過程中,因不堪重負,最終沉沒,造成3人溺亡,2人失聯。
信息來源:新華網 2018年8月30日 《廣西南寧水庫沉船事件3失聯人員已遇難 共致5人死亡》

其實,在農村水域,類似這種自用船非法載客、超載的現象時有發生。
大多數村民們爲了圖方便或者節省成本,忽視了船隻的安全承載能力以及相關法律法規。
沒有翻船是僥倖,千萬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去賭。

結語
而這一起起悲劇的發生,其實也不經意間暴露出來了諸多問題。
村民們的安全意識淡薄,乘船不穿救生衣,對潛在的危險沒有足夠的認知。
另外,農村水域的監管也存在一定的難題,對於村民自用船隻的管理、安全宣傳等工作,或許還有待加強。
夕陽西下,平江河的水依舊奔流,但6個家庭卻永遠失去了至親。
這場事故再次敲響了農村水上安全的警鐘,每個人的生命都沒有“如果”,唯有敬畏自然、遵守規則,才能避免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