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管好數萬公里鐵路的辦法管好天空!低空經濟藍海吸引軌交領軍企業“衝浪”

來源: 更新:

“低空經濟”近來一直是高熱詞,正在上海舉行的國際低空經濟博覽會則爲它再添一把火。近300家全球展商中,有一家“跨界起飛”的頭部公司,讓人感覺“一眼特別”。作爲軌道交通智控領域的領軍企業、上海的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早已在“地面”證明了實力,而今,其業務線拓展到低空,“升維”成立體。在本次博覽會上,卡斯柯第一次對外系統呈現了“低空智能管控系統”與“無人機AI巡檢系統”等解決方案,將他們高效管理高鐵軌交的創新能力用於打造“天空之城”。

研究顯示,我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在2025年底達到1.5萬億元,安全高效的空域管理成爲行業規模化發展的核心關切。某種意義上,天空固然遼闊,各種飛行器看似能相安無事,但可以想象,“萬億藍海”在將來勢必會引發海量的飛行器競相升空,要做好空中的交通組織並不容易。

軌交智控領域,卡斯柯是本土企業標杆。地鐵方面,他們研發的CBTC系統已在約30個城市開通了百餘條線路,總里程達3200多公里;在國鐵領域,卡斯柯的技術和服務更覆蓋了180多條高鐵、數萬公里線路。在他們看來,軌道交通與低空飛行,兩者在運行控制、安全管理、資源調度上存在技術共性;發展低空經濟,同樣可以借鑑地面經驗,在空中編織一張三維立體的高鐵網或地鐵網,管控好不同大類、不同型號的無人機,包括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讓它們各行其道。對乘客而言,這樣一張由技術和管理撐起的網絡,是營造安全、高效、便捷、舒適的飛行體驗的基礎;對企業、地方乃至國家來說,此舉也可以將有限的低空資源用足用好,充分釋放價值。

基於近40年軌道交通智控技術積累,卡斯柯正在自己的經驗和能力移植至低空場景,尤其是大規模高密度交通流組織、動態路徑規劃、實時資源分配等,以此研發出低空智能管控系統。該系統以軌交行業的“移動閉塞”理念,讓不同速度的飛行器有序運行在不同的飛行層,通過速差分層管理,形成類似安全罩的包絡,實現飛行器動態距離安全保護。本質上,就是將飛行器和相關路徑立體化,構建了覆蓋“計劃-調度-監視-運維”的全流程管控體系,從而爲實現“萬點起飛,萬點降落”的未來圖景築牢技術根基。

早在2024年8月,這個系統就已在南京浦口的融合示範飛行中率先得以驗證。目前,又有一批先行先試場景落地,包括在上海的市北高新園區、福建南安等交付投運,成功打造了可複製的區域級智能管控平臺標杆,爲後續建設省市級平臺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本屆低空經濟博覽會上,卡斯柯還同步推出了無人機AI巡檢系統,集成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技術,可開展全時全域的高精度自動化巡檢,自動識別設備故障、環境異常等隱患,準確率超90%。目前,這套巡檢系統已應用在河南滑縣的鐵路專用線、無錫地鐵保護區等項目,推動軌交運維從“故障修”向“狀態修”升級。在此基礎上,卡斯柯還進一步將其拓展至河道巡檢、防洪排澇、工程檢測、玻璃幕牆維護等。以市北高新的低空綜合示範點爲例,該系統以無人機AI巡檢高效替代人工開展河道巡查、玻璃幕牆巡檢等,通過視頻流與數據流融合分析,能夠識別等多種隱患,大幅提升運維效率。

低空經濟的機遇窗口正在徐徐打開。對此,卡斯柯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他們將進一步圍繞起降場管控等進行創新,打通空域管控節點與地面客貨運樞紐,並持續拓展智能巡檢在政務、警務、消防等公共服務場景,助力構建空地協同的智能化綜合立體交通體系。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