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發票透視上海經濟活力:上半年高技術產業銷售同比增長18.8%


記者7月24日從上海市稅務局獲悉,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本市經濟活力持續增強,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上半年上海製造業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爲穩定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其中,裝備製造業、數字產品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9%、28.4%和25.2%。
“憑藉先進技術、國際化佈局及政策紅利,公司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上海博隆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玲瓏表示,作爲一家以氣力輸送成套設計、研發及生產裝配製造爲主的先進製造企業,博隆技術上半年業績亮眼,出口業務表現突出,今年1—6月,博隆技術收入同比大幅增長,淨利潤預計超2.2億元,同比增長超123.09 %。“藉助‘一帶一路’政策機遇,我們積極承攬大型海外項目,加速拓展出口業務,截至2025年6月末,在手海外訂單金額已超6億元。”張玲瓏說。
新興動能持續發力,先進製造業在關鍵領域持續突破,深度融入民生與產業發展。手機“碰一下”支付、高端酒類防僞、新能源車的車身控制系統和舒適系統……這些遍佈生活與產業場景的應用中,隨處可見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國產芯片。據瞭解,復旦微電子近年來每年研發投入都超過10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約30%。在持續攻堅背後,稅收優惠政策始終爲企業創新注入強勁動能。復旦微電子董事長兼總經理張衛介紹,作爲高新技術企業,公司2024年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達到1.8億元,“我們將政策紅利持續投入到研發活動中,錨定具有高自主、高可靠性、高技術壁壘的關鍵芯片賽道,爲全球客戶提供優質中國芯產品。”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延續較快增長勢頭,同比增長18.8%。其中,全市優勢領域增勢強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同比增長8.4%,企業採購信息技術服務金額同比增長14.7%。工業機器人制造、特殊作業機器人制造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8%和52.7%。
人工智能是上海着力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全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已入駐企業超200家,輻射帶動全區聚集大模型企業超600家,累計推動50個備案大模型落地(約佔上海市的61%),形成覆蓋算力、基模、垂類應用的全產業鏈,有力推動上海打造更具競爭力的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集羣。
“模速空間”也是上海稅務“科創稅立方”宣傳服務品牌的線下辦稅延伸點。稅務部門組建專家團隊從納稅申報、政策享受、風險提醒等方面爲入駐企業全程護航,並聚焦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經營特點和人員結構,就上市注意要點、股權轉讓事宜、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等進行專場宣講輔導。
“模速空間”運營方、上海大模型生態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晶晶介紹,依託毗鄰“模速空間”的稅源管理所打造“五分鐘”涉稅繳費服務圈,並與“模速空間”共同打造稅收共治點,通過最新一代的智慧自助辦稅終端,大模型企業和員工可以足不出樓辦理日常涉稅事項。
上海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聚焦國家戰略需要,高效落實稅費政策,助力科技創新等各類經營主體減負擔、增活力,全力服務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爲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