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一時的地暖爲何逐漸“跌落神壇”?看完6個問題,答案明顯了
地暖在前幾年確實是很火的,可以說是風靡一時。北方地區,幾乎每家每戶裝地暖。可是,最近幾年,地暖的熱潮退去了。爲何會慢慢的跌落神壇呢?
地暖到底有哪些問題呢?
本期分享:地暖帶來的問題。全文分成六部分:地面裝飾受限;限制傢俱擺放;空氣乾燥;地域受限;改造困難。
01 地面裝飾受限
地面下裝了地暖,就不可能隨心所欲的選擇地面裝飾材料,導致很多人就不得不放棄原有的裝修打算。
因爲地暖散熱是通過地面材料散發,所以對地面材料的導熱有要求,常規要求選瓷磚、大理石,或者是專用的複合地板。
對於實木地板,因爲導熱性差而且受熱很容易變形乾裂,所以往往不適合地暖。可是就想選實木地板,那麼就得選價格昂貴的專用地暖實木地板。
做法建議:
地暖地面首選的是瓷磚。如果非得選木地板,那麼可以選擇專用於地暖的複合地板或者是多層實木。當然,還要仔細查看檢測報告,確認耐熱性,環保性和導熱性。
02 限制傢俱擺放
地暖對傢俱的擺放其實是有要求的,因爲傢俱擺放會影響地暖的散熱效果。
如果使用大面積無腿的落地櫃,榻榻米或者厚重的地毯,地暖的熱量就會悶在地面下,無法散出,房間就不會熱。同時還會對地暖管和傢俱本身造成一定的損傷。
這種方式,簡單的理解爲就是地暖加熱了傢俱的底面,而室溫卻上不來。
做法建議:
在設計傢俱佈局時,就要考慮地暖,放棄落地式的傢俱,儘量選擇帶腿的傢俱。讓地面裸露出來,儘可能保證熱量自由上升循環。
03 空氣乾燥
家裏鋪了地暖,10戶有9戶都會感覺到室內特別幹,甚至有人會皮膚幹癢。
其實不僅僅是地暖,任何冬季採暖方式都會蒸發空氣中的水分,地暖卻尤爲嚴重。由於它是自下而熱的加熱方式,它會加速人體皮膚和呼吸道的水分流失。
一些對於溼度敏感的人來說,就會感到口乾舌燥,甚至皮膚幹癢很不舒適。
做法建議:
家裏有地暖,建議配備一個高效的加溼器,可以說也是一種標配。同時,可以在室內放一盆水或者是養一些水培的綠植來增加溼度。另外,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04 地域受限
有些人感覺地暖很好,冬天光腳走在上面很舒適。但是,大家要知道,地暖並不是適合用於所有的地區。
在冬季比較短暫或者是氣候相對溫和的南方的大部分地區,即使安裝地暖,使用率也不高。其實這種情況下,投資安裝地暖是很不划算的。
另外還有一些場景,例如需要快速制熱的間歇性房間,例如週末度假的房子或者只有平時晚上住一會的房子,由於地暖的慢熱特性就非常不實用。
做法建議:
地暖並不是適合於所有的場景和地區。所以,在安裝前要考慮好當地的氣候條件和自己的使用需求。
如果只是偶爾應對冬季的寒冷,你會發現安裝一臺好的空調或者是配一個移動式的取暖器會更實用。
05 改造困難
其實很多人還忽略了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地暖後期升級改造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
可以這麼說,地暖是與我們的房屋結構結合的一次性安裝的產品。所以說,地暖一旦安裝完成了,如果未來幾年想改變這種採暖方式,幾乎就等於要重新裝修了。
因爲拆改地暖基本上是很難局部拆改的,基本上要把所有的地暖全部砸了,重新裝修。不僅費用高,而且耗費的時間長,很不划算。
而相比之下,如果安裝的是暖氣片或者是空調等明裝的採暖設施,後期想更換又或者是升級,都是非常方便的。
做法建議:
無論我們安裝哪一種取暖方式,在第一次安裝時,一定要做到一步到位。建議大家選擇當前預算可以承受範圍內的好的材料和品牌。特別是像地暖這種埋在地下的隱蔽工程,
其實一個好的地暖,設計使用壽命是可以達到50年甚至更長。所以說,我們前期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所述,地暖有其好處,但是也有缺陷。所以,是否安裝地暖,要根據自己的裝修預算,房子的層高,居住習慣,地區氣候等進行全面考慮。
以上是本期【家居】專題,感謝閱讀,分享給更多的人!更多專題,歡迎關注“家居雜壇”,下一期再見!【文字原創,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聯繫即刪】#頭條創作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