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裏的“氣泡墊”別亂扔了!不花一分錢,就能變廢爲寶
每次拆完快遞,是不是順手就把裏面的氣泡墊揉成一團扔垃圾桶?
我以前也這樣——直到上週被我媽舉着剛攢的氣泡墊罵:“你扔的不是泡沫,是家裏的‘萬能小幫手’!”
我媽是個“變廢爲寶強迫症”。上週她把攢了半個月的氣泡墊裁成手掌大的小方塊,用記號筆歪歪扭扭寫日期,週末那兩格還塞了我去年旅遊帶的小玻璃珠,串根麻繩掛在玄關牆上——現在這“氣泡日曆”成了家裏的“顏值擔當”,客人來都要湊上去看:“這在哪買的?好有童趣!”我媽笑着晃了晃手裏的快遞盒:“不要錢,剛拆的快遞裏撿的。”
前幾天我買了束玫瑰,拿到手蔫得像曬了三天的青菜,花瓣都卷着。
突然想起網上說豎條氣泡墊能醒花,趕緊翻出攢的氣泡墊,剪成長條捲成筒,中間倒點溫水把花莖插進去——倆小時後花“活”過來了,花瓣展開得比剛買時還豔,連花莖都挺得直直的。我拍了張照發朋友圈,評論區全是“求教程”,我說“材料是快遞泡沫,不要錢”,大家都驚:“早知道不扔那些氣泡墊了!”
最絕的是我爸的“菜板救星”。他切菜總抱怨菜板滑,上次切肉差點切到手,我趕緊翻出氣泡墊墊在菜板下——結果他切土豆時試了試,說“跟粘在臺面上似的,再也不用扶着菜板切了”。更驚喜的是,剁骨頭時氣泡墊還能減震:以前剁排骨咚咚響,樓下鄰居都來敲過門,現在墊了氣泡墊,聲音小得幾乎聽不到,我爸說“這泡沫比超市賣的防滑墊好用十倍”。
現在我家的氣泡墊快成“全家寶”了:我媽把它鋪在冰箱層架上,放蘋果再也不會碰出坑,上次買的草莓放了三天都沒壞;我那個壓了半年的帆布包,塞點氣泡墊進去,第二天就支棱起來,比買的包撐還軟和;我弟住校,我媽剪了幾塊氣泡墊粘在他宿舍樓梯臺階上,說“爬上鋪不硌腳”——我弟拍視頻給我看,宿舍同學圍在樓梯前問:“這墊在哪買的?軟乎乎的!”他特驕傲:“我媽用快遞泡沫做的!”
你說咱們以前怎麼這麼“敗家”?這麼好用的東西,居然當垃圾扔了!現在我家玄關專門擺了個紙箱,拆完快遞就把 bubble wrap 疊整齊放進去——我媽說“攢多了還能做個小坐墊”,我倒覺得,說不定哪天能拼個小地毯呢?
其實變廢爲寶哪需要複雜技巧?
就是多留個心眼而已——你家抽屜裏有沒有沒用過的心形便籤紙?
夾進 bubbles 的格子裏當裝飾;孩子玩剩下的松果?
塞進貨泡袋裏做個小掛件……反正不要錢,試試又不會虧~
對了,你們家有沒有用過氣墊泡做什麼“神操作"?
比如給寵物做玩具?
或者貼在鞋盒裏防鞋變形?
趕緊評論區聊聊——畢竟免費又實用的數據課,誰不想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