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暖,“災難”開始顯現!越南順化一天降下1739毫米雨水

來源: 更新:

越南中部古城順化的天空彷彿被撕開了一道口子,這座歷史名城在24小時內承受了1739毫米的降雨,近乎它全年降雨量的總和,一舉刷新了越南有史以來的單日降雨紀錄。

在順化市白馬地區,降雨量甚至達到了令人震驚的5019毫米,是自1966年印度洋錄得1825毫米降雨以來,全球59年來的最大單日降雨量。

越南中部大雨

10月下旬,越南中部地區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氣象災難,持續強降雨籠罩了順化、峴港等省市,許多地方的累計降雨量超過1500毫米,10月27日,順化單日降雨量高達1740毫米。

暴雨如注,沒有絲毫減弱的跡象,順化的蒲河、峴港的秋盆河等多條河流水位迅速上漲,超過歷史最高水位,中部地區多條河流的水位也已超過三級警戒線。

洪水像一頭脫繮的野獸,肆虐着這片土地,超過12萬間房屋被淹,多條交通線路發生塌方、阻斷,大量基礎設施遭受嚴重損壞,許多地方完全與外界隔絕。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越南政府迅速行動,總理範明政立即簽發通知,要求多措並舉抓緊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通知要求,承天順化、峴港等重災區的領導人,以及國防部、公安部等多個部門,按照職責和權限切實指導開展失蹤人員搜尋救難工作;對受傷人員進行免費救治;妥善爲遇難者辦理後事。

“絕不能讓人民捱餓、受寒、無家可歸”——越南政府發出了明確的指令。

救援力量迅速集結。軍隊、公安及有經驗的志願力量被派遣進入受災地區,及時爲受災羣衆提供糧食、食品、飲用水、藥品及生活必需品。

氣象水文中心預測,廣治、河靜、義安三省,從10月30日至11月4日,因受冷空氣和東風擾動影響,將出現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局部地區累計降雨量可超過700毫米。

氣候變化

越南順化的這場極端降雨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的一個縮影。

大量研究顯示,氣候變化的科學證據是壓倒性的,多個氣象機構及研究中心的全球溫度數據均顯示,全球平均溫度在過去百多年有顯著的長期上升趨勢。

更令人擔憂的是,按照世界氣象組織的《2017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2017年全球平均溫度已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C。

根據美國皇家學會和美國國家科學院2014年聯合發佈的報告,自1900年以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約0.8°C。

北極海冰在不同的季節均呈現減少趨勢,夏季的情況最爲嚴重。科學家們發現,北極夏季海冰在過去三十多年來的縮減是過去1,450年來所未見。

全球冰川的整體萎縮已持續約四十年,世界冰川監測服務的報告指出,自1980年以來,全球冰川每年的平均質量變化皆是淨流失。

自1950年起,全球暖日和暖夜的數目上升,而冷日和冷夜的數目則下降,更令人擔憂的是,自二十世紀中期以來,很多陸地都經歷了更多的熱浪。

世界資源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如果沒有全球性的碳中和行動,極端高溫事件的增多增強以及極端冷事件的減少減弱趨勢將貫穿整個21世紀,強降水以及一些地區的農業和生態乾旱的強度和發生頻率也會顯著增加。

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爲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增加,吸收地面輻射更多,大氣逆輻射作用增強;另一方面是氟氯烴破壞臭氧層,射向地面的紫外線增加。

人類活動,特別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的化石燃料燃燒活動使大氣中CO2濃度增加了40%,並且超過一半的濃度增加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

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從海平面上升到生態系統改變,從農業生產到人類健康,無一倖免。

海平面上升不僅會淹沒沿海地區,還會通過海水頂託作用加強,使陸地污水排放受阻,洪澇災害加劇。

水循環系統也被打亂,水資源總量減少,同時降水極端事件的頻率增加,從而影響地表徑流變化,增加旱澇災害的強度和頻率。

生態系統遭受的破壞同樣令人揪心,據綠色和平組織估計,如果氣候變暖繼續照此速度發展,到2050年將會有百萬物種消失,佔各種生物種類的40%。

高緯地區因熱量增加農業可能增產,但中低緯地區因蒸發量增加導致水分短缺可能會造成減產,有專家估計,氣溫升高2攝氏度將可能使農業減產30%。

應對氣候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形勢,國際社會正在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

增加溫室氣體的吸收是關鍵一環,包括植樹造林,建立森林生態保護區,以及開發固碳技術。

減少溫室氣體需要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潮汐能、核能、地熱能等;調整產業結構,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的工業;加強科技研發,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同時,人類不得不應對已經或即將面臨的問題,如通過建防護堤壩應對海平面上升;通過培育新品種、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應對農業減產。

政策引導也至關重要,需要提高標準,健全法規,加強執法,減少排放;同時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環保意識。

世界氣象組織發佈的《2017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顯示,2017年全球平均溫度已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C。

而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極端天氣事件、地球系統的關鍵變化以及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崩潰是人類面臨的三項最關鍵的氣候風險。

越南順化的暴雨正逐漸減弱,災後重建工作已經展開。但這場歷史性的極端降雨事件,無疑向全人類敲響了警鐘。

當我們目睹順化街道被洪水吞噬,當我們聽到統計報告中傷亡的數字,我們不得不承認:全球氣候變暖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威脅,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參考信源:

遭遇極端天氣 越南順化錄得全球第二大單日降雨量

央視新聞 2025年10月29日

#頭條媒體人計劃#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