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融合,唱響文博“大合唱”!大運河博物館之城聯盟在杭州拱墅成立
“文旅”在“旅”也在“文”,如何更好推動“人民的運河、遊客的運河”走進生活,深入人心,持續提升旅遊供給的“文化味兒”,運河文博羣給出了答案。11月3日,大運河博物館之城聯盟(運河文博羣落)成立儀式在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舉行。
據瞭解,大運河博物館之城聯盟(運河文博羣落)在杭州市拱墅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指導下成立,聚焦“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緊扣“運河味、專業味、學術味”,通過打破體制機制障礙、優化服務機制、創新輪值模式,健全完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的評價體系,實現文化資源的高效配置與價值轉化,爲文博場館注入持續發展動能,爲大運河文旅體多元融合增添活力,更好在拱墅看見世界運河明珠。
當下,文博場館地標效應逐步凸顯,成爲城市旅遊的新名片,越來越多的人“爲一座博物館奔赴一座城”。杭州市拱墅區擁有省會城市核心城區的區位優勢,也擁有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遺產河段的文化優勢,匯聚了浙江展覽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杭州中國刀剪劍、扇業、傘業博物館)、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西泠印社美術館、浙江出版聯合集團浙版展廳、手工藝活態館等30餘家文博場館,形成了辨識度高、特色鮮明的運河畔文博羣落,持續加深“運河文化看拱墅”的成色。
“秦修陵水道、隋定杭州名。來杭州一定走大運,每個文博場館都有獨特的價值,無論大小,都可以綻放美麗、做成精品、形成特色,都值得被看見,也擁有聯盟輪值所能使用的平臺,成爲聯盟的主體位置,定期走訪交流,召開聯席會議,商定具體事項,帶頭把運河味做濃,把專業味做強,把學術味做深,成爲運河文博羣落的一張響亮名片。”杭州市拱墅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黨組書記金成武在介紹大運河博物館之城聯盟(運河文博羣落)時表示。
杭州市拱墅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劉莉莉表示,聯盟的成立,正是杭州市拱墅區立足新階段、踐行新理念、構建新格局的積極探索,既是對千年運河的致敬,更是對轄區文博事業在十五五期間高質量發展的展望與擔當。希望每個館的獨角戲、小聲音,匯聚成文博系統的大互動、大合唱。
活動現場表決通過了《大運河博物館之城聯盟(運河文博羣落)》章程,還發布了大運河博物館之城聯盟(運河文博羣落)倡議書。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副處長黃輝表示,聯盟“破界融合”的理念令人振奮——它讓博物館以更開放的姿態融入城市肌理,走進公衆生活,真正實現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期待聯盟未來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活”字上下功夫,在“宣”字上見實效。
據悉,2026年聯盟將舉辦《漕痕尋考——大運河浙江段遺產點視覺圖錄》攝影巡迴展,精選30幅作品,系統呈現大運河浙江段世界遺產點的物質遺存與文化基因。定期開展“破圈·共生——博物館的無限可能”思享匯,邀請文創、文旅、教育、科技等領域的代表,分享經驗,探討博物館的文創開發、講解服務、研學活動等方向如何突破傳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