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祕魯宣佈與墨西哥斷交,只因墨使館庇護其前總理?

來源: 更新:

一堵大使館的圍牆,一位尋求庇護的前總理,讓兩個拉美國家的外交關係在24小時內徹底崩塌。

祕魯宣佈了一個重大決定:與墨西哥斷交!此時,距離兩國高層會晤僅僅過去不到24小時。

這場外交地震的震源,竟是一位藏身大使館的前總理?

兩國斷交

11月3日,也就是中國的4日,祕魯外交部長烏戈·德塞拉代表祕魯政府宣佈,由於墨駐祕大使館向前部長會議主席(總理)提供政治庇護,兩國已斷絕外交關係。

德塞拉在外交聲明中毫不掩飾地指出,墨方爲這位名叫“貝特西·查韋斯”的主席啓動庇護程序是一種 “不友好行爲”,他帶着遺憾的語氣說,祕魯不得不與先前一直保持 “兄弟般關係” 的墨西哥斷交。

這場外交危機的爆發速度令人喫驚,貝特西僅僅在數小時前進入位於利馬的大使館尋求庇護,意圖離開祕魯從而逃避司法審理。

祕魯的消息十分靈通,立即派人封鎖了道路,還將使館監視了起來,防止貝特西逃走,只要貝特西還在祕魯,就跑不了他的,但貝特西要是真的出了國,那再想引渡回來,就不容易了。

佩德羅·卡斯蒂略

要理解這場外交風波,我們需要認識一下風暴中心的人物——貝特西·查韋斯。

她在2022年11月25日被時任總統佩德羅·卡斯蒂略任命爲祕魯總理,當時的她可謂是春風得意,然後這件事就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當年12月7日,卡斯蒂略宣佈解散國會併成立緊急政府,這一舉動被國會視爲 “政變”,國會隨後以“違憲解散國會、篡奪公權力”爲由彈劾卡斯蒂略並將其拘禁。

貝特西被迫宣佈辭職,今年9月,祕魯國會更是禁止她在10年內擔任公職。

南美洲地圖

這場政變在此就不細說了,就單說總理的逃亡之路。

國會判決之後就把他放了,然後法院出面,傳喚她出庭受審,罪名是“參與謀劃政變”,但貝特西很明顯不想受審,連續缺席3場庭審。

那她去了哪呢,當然是跑了,跑去了大使館,聲稱自己遭到了政治迫害,來尋求庇護,祕魯在發現人跑了之後馬上追捕,才發現人進了大使館,然後就出了現在這事。

墨西哥在權衡

這次斷交事件並非祕魯與墨西哥之間的第一次外交摩擦,兩國關係的裂痕,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出現。

前年2月,祕魯總統博盧阿特決定將兩國外交關係降爲代辦級。

博盧阿特(右)

因爲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多次質疑祕魯新政府的合法性,洛佩斯甚至會見了卡斯蒂略的妻子帕雷德斯,強調卡斯蒂略被祕魯國會罷免是非法的,要求祕魯政府儘快將其釋放。

就因爲有這麼一回事,貝特西才決定跑去墨西哥而不是其他什麼國家尋求一種叫“政治庇護”的東西,只要求到了,自己就安全了。

“政治庇護”在國際法中被定義爲一國給予因政治原因被迫害的他國公民的保護,然而,使館庇護在國際法中卻是一個灰色地帶。

利馬街景

國際上主要存在兩種形式的庇護:一種是領土庇護,即在本國領土內給予庇護;另一種則是外交庇護,即在駐外使領館內給予庇護。

拉丁美洲地區在國際庇護實踐上比較特殊,1933年,許多拉美國家簽署了《蒙得維的亞政治庇護公約》,對使館庇護作了具體規定,但該公約並未獲得所有國家的普遍認可。

墨西哥在歷史上就有提供政治庇護的傳統,特別是對左翼政治人物,大家都知道,墨西哥甚至還庇護過蘇聯的托洛茨基,連斯大林都沒能強迫墨西哥引渡,只好派人用冰鎬刺殺了事。

這種傳統源於墨西哥革命後形成的外交政策原則,即不干涉他國內政和保護人權。

卡斯蒂略

然而,當庇護行爲被接收國視爲對其司法主權的干涉時,就極易引發外交爭端,此次庇護貝特西,恰恰觸及了這個敏感點。

對於貝特西來說,只要自己安全到了墨西哥,誰都動不了自己了,當年斯大林做不到的,現在也沒人做得到,自己只要防着刺殺就好了,但沒想到沒跑掉,還引發了斷交危機。

不知道兩國誰先撐不住,畢竟斷交這種事非同小可。

斷交往往會對兩國間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一般來說,斷交後,兩國通常會通過第三方國家來照顧其在對方國家的利益。

不過,德塞拉在宣佈斷交時特別指出,祕魯與墨西哥斷交併不意味着斷絕領事關係,兩國相互派駐的領事機構仍將向本國公民提供保護。

這意味着兩國雖然政治關係陷入冰點,但基本的民間往來和領事服務不會完全中斷,看來祕魯並不願意因一個前總理而真的斷交。

祕墨兩國同屬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員,雙方在貿易和投資領域有合作基礎,誰會跟錢過不去?

但現在還不知道墨西哥是個什麼態度,難道他們真的鐵了心提供政治庇護嗎,畢竟向外國領導人提供庇護這種事,墨西哥也不是頭一回幹了。

托洛茨基和卡斯特羅,還有智利那位戰死的總統阿連德的遺孀等等,他們都能庇護,現在難道還差一個貝特西嗎?

墨總統洛佩斯來自左翼陣營,一直對祕前總統卡斯蒂略(同樣屬於左翼)表示支持,而現任祕魯政府則持中間立場,或許在墨西哥看來,他們不願放左翼的朋友回去受審。

左邊的卡斯特羅和右邊的阿連德

世事難預料

此次斷交事件將如何發展,目前尚難預料,從歷史經驗來看,外交關係的恢復往往需要雙方各讓一步,或者等待政治氣候發生變化。

如果墨西哥採取強硬回應措施,兩國關係可能在較長時間內難以修復,拉美國家組織可能會出面調解,但效果如何將取決於各成員國的立場和利益考量。

軍警在利馬街頭巡邏

如果祕魯堅定回應墨西哥的“不友好行爲”,可能有助於博盧阿特政府展現捍衛國家主權的強硬形象。

而對墨西哥而言,堅持其提供庇護的傳統,則能鞏固其在拉美左翼陣營中的地位和聲譽。

利馬的墨西哥大使館依然矗立,但圍牆內外已是兩個世界,使館內,前總理貝特西·查韋斯的命運懸而未決;使館外,祕魯與墨西哥的外交關係已跌入深淵。

斷交決定宣佈後,德塞拉外長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們期待有一天能夠重建這段重要的關係,但這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 這句話爲未來的外交轉圜留下了一線希望,但兩國關係的春天,短期內恐怕不會到來。

參考信源:

祕魯外長宣佈與墨西哥斷交

大皖新聞2025-11-04

祕魯外長宣佈與墨西哥斷交

2025-11-04 05:49·央視新聞

祕魯外長宣佈祕魯與墨西哥斷交

2025-11-04 06:14·新華社

#頭條媒體人計劃#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