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投後股升級,助企業“再拼一把”

來源: 更新: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創新成果轉化之難不亞於逾越“死亡之谷”。可有時,把企業難住的並非“第一桶金”。它們之中,有的手握核心關鍵技術,卻卡在量產前期的“資金關”;有些已在垂直細分領域摘下“隱形冠軍”,可面對新產線、新產品的研發投入、潛在風險,仍猶豫不決……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實現這一目標,亟須體制機制的有力支撐。

從科創新星長成行業龍頭,誰能在發展關鍵期給予創新企業“再拼一把”的勇氣?在寶山區,探索4年多的“先投後股”創新機制迎來升級版。近期,相關部門修訂完善《寶山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先投後股”創新改革試點方案實施細則》,進一步放寬對企業既往融資情況的條件限制,爲“成熟種子”再扶一程。

支撐企業“敢闖敢拼”

成立僅9年的上海伽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趕上了具身智能賽道的“風口”。

近年來,無人機、機器人產品迭代加速。利用多年積累的信號實時處理和智能感知設備,伽易與具身智能行業發展深度綁定,爲無人機和機器人提供“智能外掛”。伽易信息相關負責人董明以軌道交通行業爲例闡釋,軌道交通和油氣電力等行業的日常巡檢既複雜又危險。由於管道狹窄,安全巡檢員們常要俯身檢查,還存在不少視線盲區。

伽易信息以無人機和機器狗爲本體,加裝了各類智能感應器,並自主研發了軌交專用無線監測設備,取代傳統人工攜帶儀表的巡檢模式,大幅提升效率。目前,該系統應用於多條上海地鐵線路中,實現市場佔有率第一。預計到2027年,全國範圍內將有超500條地鐵線路陸續配置相關設備。

“找上門的訂單多,不少客戶還希望我們擴展至其他行業領域。”董明坦言。儘管前景廣闊,這家以研發人員爲主、規模不足50人的“小而美”企業,在決定是否投入新場景、開闢新戰線時,依然面臨“再拼一把”還是“穩紮穩打”的抉擇。

關鍵時刻,寶山區“先投後股”創新改革試點成爲天平上的重要砝碼。經項目徵集、專家遴選、綜合評估等環節後,手握“金剛鑽”的伽易順利入圍。寶山區科委成爲伽易信息開拓新業務的“天使投資人”。

“‘先投後股’的資金投向有明確規定,需要投入到產品研發、產線運營等方面,這正是爲鼓勵支持更多企業大膽闖、勇敢試。”寶山區科委相關負責人說。

“上海牌”背後的含金量

試點迄今4年,寶山區“先投後股”創新改革試點聲名在外。今年共收到申報項目172個,最終立項支持13個,可謂“十里挑一”。這些項目涵蓋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共涉及100多項專利,半數以上團隊由高校教授與產業專家聯合組建,有力推動“實驗室-市場”閉環的形成。

華清術影(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是慕名而來的參賽者,首席執行官胡文晶擅長戰略與落地,首席技術官李嘉男則是“創業老兵”。其拳頭產品——腫瘤細胞臨牀檢測儀,源自清華大學物理系薛平教授團隊二十年的科研積累,填補了國內超快病理檢測的空白。

“通過新型光學技術,我們無需染色、切片,就能獲得細胞級影像。”李嘉男解釋,傳統臨牀腫瘤手術中,要藉助病理切分來識別癌細胞。 可缺點是成像時間至少30分鐘,病人只能在牀上等結果或後期再次手術。由華清術影研發的這款檢測儀,能有效對比健康組織與癌細胞,方便醫生在手術中實時判斷腫瘤的切緣。

技術過硬、方向前沿,華清術影緣何捨近求遠?李嘉男看中的,正是“先投後股”的獨特政策優勢。企業核心產品尚未落地,面臨一定的技術風險,市場估值有限。倘若利用“先投後股”的項目資金進行中試驗證、獲取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有望獲得更科學合理的市場估值。

“政府部門不佔企業原始股,先期投入資金轉股權通常也等到企業市場化融資後,再根據它們的投後估值比例來佔股。”寶山區科委相關負責人解釋,這能讓更多創新企業在市場中獲得更公允的估值。試點至今,寶山區“先投後股”試點累計立項支持達到34個,其中2個項目完成轉股,充分給予企業成長期、試錯期。

“我們不僅衝着政策來,也看中了‘上海牌’的含金量。”李嘉男口中的“上海牌”指的是在上海審覈簽發的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其含金量既體現在審覈環節要求嚴、質量高,也體現在後續聯動環節。企業拿證之後,還能獲得市場準入、醫保對接等增值服務。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