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有什麼來頭?能讓160多個國家齊聚

來源: 更新:

今年天主教的教皇方濟各的葬禮,有160多個國家派人悼念,包括50幾位國家元首,10位君主出席,要知道地球也纔不到200個國家啊。天主教的教皇,也是梵蒂岡的國家元首,這個梵蒂岡究竟有什麼來頭,能讓這麼多國家捧場?

【梵蒂岡】

梵蒂岡城國,簡稱梵蒂岡,是意大利的國中國,地處意大利首都羅馬西北部臺伯河西岸的高地上,以梵蒂岡城牆爲國界,面積約0.44平方千米。

梵蒂岡城北爲博物館和網球場,城東爲老公園,東南有神學院和火車站,南部爲爲聖彼得教堂及附屬廣場,聖座位於市中心。

梵蒂岡常住人口約900(2024年),意大利人爲主,普遍使用意大利語,官方語言爲意大利語和拉丁語,信基督教分支天主教。梵蒂岡的拉丁語屬印歐語系的意大利語族,古羅馬時期廣泛使用,放在我國相當於秦朝官方語言。天主教用拉丁語作爲正式會議的語言和禮拜儀式用的語言,許多西方國家的大學、高中有拉丁語的課程。

梵蒂岡大部分是神職人員,包括主教、神父、修女,以及瑞士近衛隊。梵蒂岡平時還有約3000勞動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岡城內。

【教皇國】

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爲二。基督教有三大派別(分支):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當初羅馬帝國一分爲二,西羅馬帝國的羅馬城,是天主教的中心;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是東正教的中心;新教主要是英語系國家。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地區進入蠻族統治時代,然而蠻族也都皈依了基督教。

墨洛溫王朝統治法蘭克王國近三百年,後來矮子丕平篡國,建立加洛林王朝。丕平能成爲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很大原因是他和教皇有交易,互相利用。

756年,法蘭克國王丕平出兵亞平寧半島,擊敗倫巴第人後,投桃報李,贈羅馬城及周圍區域給教皇斯提芬二世,在意大利中部建立教皇國,史稱“丕平獻土”。

歐洲王室大多都信天主教,教皇國一度凌駕於其餘世俗國家之上。進入中世紀之後,意大利半島上相繼出現數個地區強權,而教皇國始終在各國之間遊刃有餘。

拿破崙崛起後,成爲法國皇帝,兼任意大利國王,但意大利並沒有統一。撒丁王國、那不勒斯王國、教皇國、熱那亞共和國、威尼斯共和國等,各自雄踞一方,拿破崙只是暫時將其整合,且時間短暫。滑鐵盧兵敗之後,法蘭西第一帝國解體,反法同盟主張將亞平寧半島的格局恢復到拿破崙戰爭之前,即解體意大利。

於是亞平寧半島上,教皇國獨一檔存在;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控制意大利北部的倫巴第-威尼斯地區、帕爾馬公國、托斯卡納公國、摩地納公國、盧加公國;西班牙波旁王朝控制南意大利(兩西西里王國);撒丁王國(皮蒙特王國)遊離在外。

【意大利的統一】

隨後幾十年,意大利人開始覺醒,各地義軍興起,目標是將西班牙、奧地利等列強趕出意大利,這就必須集中全意大利的力量纔行。

1861年,成立意大利王國,撒丁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爲意大利國王。

1866年,普奧戰爭後,意大利收復威尼斯。

1870年,意大利王國吞併教皇國,並剝奪教皇世俗權力,完成統一。教皇匆匆逃往羅馬城郊的梵蒂岡,作爲落腳之地。

1929年,意大利與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拉特蘭條約》,教皇承認教皇國滅亡,另建梵蒂岡國,意大利承認梵蒂岡爲主權國家。

時至今日,梵蒂岡的國際影響力並不亞於當年的教皇國,爲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精神寄託。

圖-方濟各和奧巴馬

【教皇的葬禮】

2025年,教皇方濟各的葬禮,有160多個國家派人悼念,包括50幾位國家元首,10位君主出席,,我們來看看有哪些重磅人物。

圖-方濟各和特朗普

美洲:美國總統特朗普、巴西總統盧拉、阿根廷總統米萊。

圖-方濟各和拜登

歐洲: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比利時國王菲利普、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英國首相斯塔默、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茨、意大利總理梅洛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圖-方濟各和普京

亞洲和大洋洲: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新西蘭總理拉克森。

除了各國代表,還有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等。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