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翻過一道坡
我們的田野我們的家鄉,在那山上有果樹,山下有水田,不同的形態有着一張一弛、一實一虛的陰陽轉換的太極圖之美。這種自然加人爲的呈現出天人合一的圖畫,帶有視覺藝術表現的形式美感,從人物動態,水平面的分割以及山的老成持重合而爲一,形成了視覺感官所樂於接受圖形,從而傳遞出我們對大自然的一種眷戀的情懷錶達。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掌握了表現美的技巧那就要把一切美的形式和我們對於美的理解充分的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傳遞出去,這在我們的繪畫裏一個是形式美感,一個是承載的內涵,也就是“言外之意”的傳遞,傳染與引發人們對於生命意義的內心共鳴,從而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他人,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有愛心的人對美有着本質的追求與表現,這是他內心本能的體現而非無中生有的,無中生有在表現美感是根本不靠譜的。我們對於這個世界沒有愛,我們又怎麼能去發現美和用藝術手段表現美呢?美國的歐文斯通寫的梵高傳記《渴望生活》一書,就是很好的從本質上、從根上闡述了這樣的愛和美和表現的邏輯關係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