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樓豪擲35億自救,稀土破局卡在四大死結,只能看中國臉色
五角大樓這次是真急了!爲了切斷對中國稀土的“命脈依賴”,他們親自挽袖子上陣,砸下重金搞事情。但這場豪賭開局就撞上四堵高牆,連美國自己人都直呼太難了。咱們今天就來掰扯掰扯,這盤擺脫中國稀土的“棋”,五角大樓到底能不能下活?背後的死結又在哪裏?

稀土這東西,名字帶“土”,可一點不土。它是製造先進戰機、激光武器、導彈系統這些“大殺器”的必需品,少了它,美軍的高精尖武器就得趴窩。尷尬的是,這塊兒中國是全球老大,特別是在精煉加工環節,幾乎捏着全球的“命門”。
五角大樓一琢磨:不行,命根子不能總攥在別人手裏!於是親自下場,又是劃拉錢(最近幾年光給本土企業就投了超過35億美元),又是拉盟友搞聯盟,玩命想重建自己的稀土供應鏈,減少依賴。

想法挺美,可真幹起來,麻煩一堆接一堆湧上來:
第一難,找到礦不算本事,關鍵是怎麼煉。美國本土有稀土礦嗎?有。但要變成武器上能用的高純材料,得經過複雜的冶煉分離,這塊技術以前是美國自己放棄的,幾十年下來,全球頂尖的提煉技術和產能,80%以上都集中在中國企業手裏。
美國人現在從頭再來,技術門檻高、工藝複雜不說,環保要求還卡得死死的,建個新工廠?沒個七八年下不來,等得起嗎?美國業內專家自己都說,精煉這塊,就是最大的“攔路虎”。

第二難,成本太高玩不起。中國的稀土產業是從開採到磁體生產一整條龍,效率高、成本低,全世界都習慣了。
美國自己搞,啥都貴:建廠貴、人工貴、環保投入貴,電價都比中國高。有機構算過賬,在美國本土生產稀土永磁體,成本能是中國產品的5倍以上。五角大樓再有錢,花的是納稅人的真金白銀,這麼燒下去,國會老爺們能答應?軍火商願意當冤大頭?美國空軍一份內部報告直接說了,成本壓力是“首要障礙”。

第三難,找盟友,結果發現大家捆在一起還缺斤少兩。美國拉了一圈盟友,像澳大利亞、加拿大,一起搞項目。想法是分擔風險、共享資源,但問題是,礦石大部分得運到中國以外的第三方國家去處理,比如送到馬來西亞或歐洲的精煉廠。
這不還是沒繞開供應鏈的複雜環節嘛?況且盟友們的產能加起來,跟中國一比也是小巫見大巫,更別說,各國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合作起來效率能有多高?華盛頓郵報就報道過,這種“脆弱聯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第四難,中國自己也在升級,差距更難追。就在美國忙活“脫鉤”的時候,中國可沒閒着。人家的提煉技術更精、環保標準更高、產業鏈更優化了,高純稀土產品和高性能磁體的產能還在擴大。這就好比,你在努力從小學課程補起,人家已經在攻讀研究生了,這差距怎麼追?五角大樓智囊蘭德公司就警告,中國的領先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
五角大樓砸錢自救的決心看到了,四道難關也明明白白擺在那兒:技術斷層追不上、天價成本難承受、替代網絡漏洞多、對手還在加速跑。這場擺脫對華稀土依賴的豪賭,從一開始就透着幾分“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悲壯。

說句實在話,想靠一紙政令或幾筆投資就“速成”整個稀土供應鏈,基本是死局。稀土這張牌桌上,中國手裏依然握着最全的籌碼,也難怪連西方媒體都感嘆,“離開中國稀土,美軍的高科技裝備夢想,實在有點難”。想徹底翻盤?不是喊喊口號投點錢就能搞定的。稀土破局這條路,五角大樓且得摸着石頭過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