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人體細胞內發現神祕新結構,或改寫生物教科書!

在人體細胞內,科學家們剛剛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全新細胞器!這一石破天驚的發現,不僅可能顛覆我們對生命基本運作方式的理解,更直接指向了某些罕見遺傳病的根源,爲新療法的開發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這個神祕的“新大陸”被命名爲“半融合體”(Hemifusome)。它就像是細胞內部一個我們從未了解過的“神祕樞紐”,一直在我們體內默默工作,直到今天才被高精尖的科技揭開面紗。
這項研究發表在5月17日《自然-通訊》上。

▲ 新發現的細胞器——半融合體
◆ 01 這個新發現的“半融合體”,到底長什麼樣?
我們的細胞可以想象成一個超級繁忙的大都市,裏面有無數的“快遞小哥”——囊泡(vesicles),它們負責運輸、分揀和處理各種物資。 而新發現的“半融合體”,就是一個我們前所未知的“多功能貨物裝卸平臺”。
在最先進的“冷凍電子斷層掃描技術”(cryo-ET)下,科學家們捕捉到了它的高清“寫真”。它由兩個大小和內容物都不同的囊泡部分融合而成。最奇特的是,它們之間共享着一個巨大且異常穩定的“半融合隔膜”(hemifusion diaphragm)。
這完全顛覆了過去的認知!在傳統的細胞生物學中,這種“半融合”狀態被認爲極其不穩定,只是囊泡完全合併前一閃而過的瞬間。但“半融合體”的存在證明,這種狀態可以長期、穩定地存在,並執行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 半融合體結構示意圖,可見兩個囊泡通過“半融合隔膜”連接
◆ 02 是誰在幕後“導演”了這一切?神祕的“PND”
更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每一個“半融合體”的形成,都離不開一個神祕的“小工頭”——**蛋白脂質納米微滴(Proteolipid Nanodroplet, PND)。
這個僅有約42納米大小的微粒,就像一顆神奇的“種子”,會主動附着在細胞內的某個囊泡上。一旦附着,它就會利用自身的蛋白和脂質,在原地“催生”出一個全新的、內部“清澈透明”的小囊泡,二者一結合,一個完整的“半融合體”就誕生了。科學家將這個過程稱爲“囊泡發生”(vesiculogenesis)。
這簡直就是細胞內的“無中生有”!
◆ 03 所以,它到底有什麼用?顛覆性的“細胞回收”新通路
那麼,細胞費這麼大勁搞出“半融合體”,究竟是爲了什麼?
答案直指細胞最核心的功能之一:物質分選與循環,也就是多囊泡體(MVB)的形成過程。多囊泡體是細胞的“垃圾回收處理中心”和“物資再利用中心”,它的形成效率直接關係到細胞的健康。
過去,科學家們認爲這個過程主要依賴一套名爲“ESCRT”的蛋白機器,它像一隻手,從外部將細胞膜向內“捏”,形成小囊泡。
而“半融合體”的發現,揭示了一條全新的、完全不依賴“ESCRT”的路徑:
1. 形成:PND“種子”先創造出一個“半融合體”。
2. 翻轉:“半融合體”上新生成的小囊泡會向內翻轉,進入大囊泡的內部。
3. 釋放:最後,它與外部徹底脫離,成爲多囊泡體內部一個自由的“內體囊泡”。

▲ 半融合體介導多囊泡體形成的模型圖
這條新通路的發現意義非凡。它不僅解釋了細胞如何高效地製造複雜的“回收中心”,更重要的是,當這條通路出現問題時,細胞內的“垃圾”和“貨物”就會堆積錯亂,從而引發疾病。
例如,一種名爲赫曼斯基-普德拉克綜合徵(Hermansky-Pudlak syndrome)的罕見遺傳病,其症狀就包括白化病、視力障礙和出血問題等,其病理核心正是細胞內貨物運輸的紊亂。“半融合體”功能的缺陷,很可能就是這類疾病的深層原因之一。
“這就像在細胞內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回收中心,”研究人員Seham Ebrahim博士說,“我們纔剛剛開始瞭解這個新成員,但它無疑爲我們理解和治療複雜的遺傳性疾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科學的魅力就在於永無止境的探索。一個小小的細胞器,背後連接着生命的宏大奧祕。讓我們期待科學家們繼續深入,早日將這一突破性發現,轉化爲守護人類健康的堅實力量。
參考文獻:
[1] Tavakoli, A., Hu, S., Ebrahim, S., & Kachar, B. (2025). Hemifusomes and interacting proteolipid nanodroplets mediate multi-vesicular body form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 10.1038/s41467-025-59887-9.
[2] University of Virginia Health System. (2025, July 6). Scientists Discover Unknown Organelle Inside Our 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