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上海滿城都是!千萬不要隨便喫

來源: 更新:

這兩天,上海桂花迎來盛放,整座城市都沉浸在甜香中。不少市民發現,街頭、綠地、公園的桂花樹不僅花朵茂盛,而且隨風飄落,一個晚上地上就鋪滿了桂花。社交平臺,有不少帖子提醒“撿秋”時不要忘了桂花,更有博主分享如何將採摘或撿來的桂花做成“桂花蜜”“桂花茶”。

公共場所的桂花,真的能做“桂花蜜”或泡“桂花茶”嗎?

社交平臺不少帖子都建議採桂花或撿桂花後食用(網絡截屏)

路邊的桂花不要喫

答案是“不行”。

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桂花受環境及種植方式影響,不適合食用。

其中,道路兩旁、公共綠地裏的桂花長期受到灰塵、汽車尾氣、殺蟲劑等污染,不僅花瓣上附着細菌、蟲卵,還可能存在重金屬超標、農藥殘留等。普通清洗、陰乾等處理方式,都不能去除這些有害物質,食用後容易出現腹瀉甚至中毒。

公園裏的桂花看似沒有汽車尾氣等污染,但公園在養護時,同樣會定期噴灑殺蟲劑,掉落在地上的桂花更會沾染細菌、黴菌,同樣不適合食用。

公共場所的桂花長期受到灰塵、汽車尾氣、殺蟲劑等污染(作者 攝)

需要提醒的是,在社交平臺上,有部分遊客將“撿秋”變成了“剪秋”,爲了收集“乾淨”的桂花,選擇直接採摘。其實,這麼做並不能獲得無污染的桂花,而且明顯違反文明遊園守則,屬於需要抵制的不文明行爲,相關網民大言不慚地將“經驗”發佈在社交平臺,理應受到批評。

對於這種公開宣傳不文明行爲的網民,應當批評(網絡截屏)

也有消費者問,既然公共場所的桂花不能食用,那麼市售食品中的桂花,又從何而來?

這些桂花與綠地花園的景觀桂花有本質區別,來自專門的種植基地;生產加工時則要符合對應的食品原料標準。據中國花卉協會介紹,2024年,我國桂花產業發展強勁,種植面積約125萬畝。湖北、廣西等都是桂花主產區,近年來又發展出雲南昆明、重慶北碚、貴州遵義、河南潢川、安徽六安、福建龍巖等新興產區,栽培面積均超5萬畝。

這些桂花產區除了出產觀賞用的苗木外,還有大量進入工業化生產,包括“專供食用”的桂花。 食用桂花在種植過程中須遵循食品原料的安全規範,包括嚴格管理農藥種類、用量及使用時間等,避免重金屬污染,確保符合食用標準。同時,這類原料進入工業加工環節後,還要經過分揀、清潔、乾燥或醃製等過程,並通過對應的食品安全指標檢測,才能作爲食品原料上市銷售或使用在各種食品中。

甜香並非人人適合

值得一提的是,桂花雖然好聞好喫,但並非人人適合。

一方面,桂花可能引發過敏。

桂花濃郁的香味來自揮發性芳香物質,對鼻炎、哮喘患者或氣味敏感人羣並不“友好”。人羣聞多了桂花香,可能會出現打噴嚏、鼻塞、咳嗽等過敏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哮喘急性發作。

此外,部分人羣接觸桂花也可能出現皮膚過敏。這類人羣採摘桂花時,皮膚可能出現紅腫、皮疹、瘙癢等症狀。個別羣體甚至在食用新鮮桂花後,會出現咽喉部水腫、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出現窒息。所以,喜歡桂花還得根據個人體質,過敏體質羣體要格外當心。

桂花雖然香氣撲鼻,但過敏體質人羣要小心(作者 攝)

另一方面,食用桂花有禁忌。

桂花通常作爲點綴出現在食品中,用量不大,對正常人羣而言,一般不會引發不適。不過,要避免直接食用新鮮桂花。新鮮桂花含單寧等物質,口感苦澀,還可能刺激腸胃。

同時,桂花性溫但香氣濃烈,還有一定的活血作用,所以孕婦、月經量多、經期較長、脾胃虛寒的人羣要慎食。

微信編輯:何夕

還原事實,洞悉真相。

歡迎關注,留言舉報!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