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總撕下了你的毛褲、棉褲、秋褲、絨褲~

來源: 更新:

最近,又看到幾個事件,有的我們之前講過,有的初次進入視野,但每一個事件都牽扯着行業的暗流、個體的命運和時代的迴響,讓人感觸頗深。

霸總敗給了洋蔥般的女人

看短劇就像內褲外穿,雖然沒有勇氣外放,但回家關起門來還是能穿穿的,要不怎麼人人嘴上不承認,卻有那麼多的播放量。

其實特能理解,生活已經把人折磨得面目全非,有時候就需要扔掉腦子的東西

長劇多少要正確,而短劇很多脫繮的設定,在現實生活裏絕無可能發生。

提到短劇常用套路,一定有這幾個:執着於讓人下跪、不是在下藥就是在下藥的路上、巴掌滿天飛、一言不合就掐脖兒,看多了也膩味,於是,一批更癲的設定開始刷屏

女主魂穿到保姆身上,而男主移情保姆要扒保姆的褲子。

霸總撕開了她的絨褲、棉褲、毛褲、秋褲,然後坐在地上又累又迷茫:“你穿那麼多褲子幹什麼?”

真是敗給了洋蔥般的女人。

而真到了牀上,現在已經不是一張牀上躺皇上皇后了,甚至都不是一男一女了,人物關係是狗血中的狗血,而劇情裏,邊上的皇上只是想要一個龍種。

但一個龍種算什麼,所有無腦短劇都得給這“一胎生了99個龍種”的劇情讓路,真是給我毒蘑菇般的震撼!

劇情不但抽象成了經典,臺詞也是癲上了天,在短劇裏,警察、醫生都不用工作,就聽霸總指揮

“三分鐘,我要他破產!”

零花錢都是億來億去的。

甚至霸總已經滿足不了了,開始走國王賽道了。

霸總還能愛上everybody,最近有網友拍到一部新劇開機,片名就叫《霸道總裁愛上一身婦科病的我》,沒有他還不愛!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耐心有限,注意力也成了稀缺資源,長劇那種需要十幾集鋪墊才能迎來高光的節奏,讓人難以堅持,更別提其中“清水煮白菜”般的情感戲了。

短劇則是高光遍地,讓人沉迷的點正是那些“猛猛糾纏”、“人心黃黃”。

有些臺詞真是,他們敢說,我都不敢聽,不得不佩服演員的信念感。

儘管有人說它降智,但老是尋找人生道理也挺累的,只想短暫地當個快樂的傻子,沉浸在簡單粗暴的錢、權、愛裏。

一場理想主義的衆籌,撕開了“粉紅稅”的真相

粉紅稅,可以說是貫穿生而爲女的一生,從女寶寶的東西到女性專用,一樣的產品,女性總是要花更多的錢買。

還有老生常談的褲子口袋小而少,上衣越做越小的問題,直至蔓延到了抗衰補劑。

在過去幾年中,一種D+補劑(β-煙酰胺單核苷酸)因國外名人效應而風靡女性羣體,科學研究證實它確實能激活細胞能量、延緩衰老進程,但每月上萬元的成本,讓它成爲貴婦專屬。

直到兩位消費者溯源供應鏈時發現驚人真相:這些售價高昂的補劑,原料成本竟不足百元。不願繼續被割韭菜的他們在朋友圈發起衆籌實驗。

沒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許多業內從業者雖然熟知規則,卻也苦於行業積弊,有了這個契機,紛紛加入這場“去暴利化”行動,把原本被過度溢價的“粉紅稅”退了回來,迴歸它應有的價格

撕開行業黑箱,不是爲了對抗誰,而是爲了讓健康回歸日常品而非奢侈品的本質。

商業世界總在暗示女性:你們應該更在意形象,更需要儀式感,而我們正是要打翻這一點。

杭州網紅大撤退,大橫廳不香了

杭州大家都知道,網紅之都,衍生出一種杭州特產——大橫廳。

曾經這種房源被大力追捧,大面寬、全落地窗、自然光線,對於主播來說,拍攝出來效果也好。但現在,反而不香了。

要是把時間撥回5年前的黃金時期,地位按房分配,那時候租這種房子的人,是身份與流量的象徵,租房市場一房難求。

可現如今經濟下行,工作不穩定,網紅也難出頭,快錢更是難賺。

2024年,連頭部主播的收入都大幅縮水了,中腰部平均月薪也跌去三成,仍能穩坐頭部的已是鳳毛麟角,榜一大哥也沒有餘糧了啊

現在還想來杭州追夢的年輕人,心態也變了,大多數人只是想租個房試試水,試用期沒過就拎箱走人的大有人在。

留在杭州的租客們也不再打腫臉充胖子,轉而追求真實的性價比。

當初所有的一切都是爲“網紅人生”準備的,在潮水退去後,不免有種造夢碎了一地的唏噓

其實現下才是考驗心態的時候,認清世界,調整步伐,保持快樂

短視頻時代的另一面:爛梗統治小學生

上次我們寫爛梗那篇的時候還停留在小學生之間說“唐”上。

最近走在我家小區路上,又是新詞了,什麼“我勒個騷剛”、“包的呀臥槽”、“雞你太美”,幾個人言語間沒幾句是句子的,都是這些詞往外蹦。

尤其是“那咋了”,特別多,你還沒轍,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家裏有二三胎的,更是大的說完小的有樣學樣。

同事說他家半大小子也是,真讓人腦殼疼,還得查查意思再教育他,等好不容易研究明白了,孩子又換下一批新詞了,大人根本跟不上。

答卷子也不例外,以前我們不會的就只空着,現在倒是不空着了,他們能把網絡熱梗寫得滿滿當當

老師們在辦公室愁得直撓頭,到處問“班上孩子老說爛梗怎麼辦”?沒少辦“拒絕爛梗”的主題班會,收效甚微,擋不住他們上網的時候快速吸收

很多還跟生殖、性有關,“大香蕉”、“爺爺的愛人”等。其實我們小時候也有開黃腔,說髒話的同學,爲什麼現在讓人這麼難以忍受?

還是因爲網絡太發達了,能造出的詞太多了,傳播方式也比以前一本不良讀物強多了,更隱祕。

要說也不能單一的怪任何人,有父母996之下,手機和ipad當電子保姆的問題;也有算法總能精準投餵到他們嘴邊的問題。

還是得靠引導,禁止平臺讓孩子看不現實,只能幫他們建立辨別力和自制力,幫孩子構建“更好玩的選擇”也很重要。

聽說過縣城婆羅門,但還是震驚到我了!

隨着縣城消費潛力逐漸被看見,“縣城婆羅門”這個詞開始頻繁出現。

這個羣體堪稱小縣城裏的“人生贏家”——父輩有着優越的條件和資源,能讓年輕人紮根故土且生活優渥。

擁有讓一線打拼的同齡人羨慕的生活配置:全款房車、朝九晚五、父母家底厚實

在城市相親市場還在糾結“父母有無社保”時,縣城高端相親局早已開啓了全新維度,淘寶黑鑽五星會員成了入場券,年消費65w起步的購物記錄纔是真正的簡歷。

這個圈子唯一的煩惱就是:人際關係太緊密,做點什麼都傳得人盡皆知。

除此之外,他們的生活堪稱完美閉環。某縣城英語老師,爸爸辦廠,早早就給她買下140平米的精裝房,平時朝九晚五,一到週末,方向盤一打,兩小時直奔省城逛街。

之後又聯姻傳承資源,老公畢業後直接接手家族生意。不靠死工資,山姆、lululemon、高端護膚品不比大城市擁有的少。

還有更誇張的,富裕程度遠超想象。

四川某個四線小城的山村裏,兩兄弟,哥哥開寶馬,弟弟開邁巴赫,還修了公路直通家門口,這也太豪了!

還有的人家宅子,遠遠望去還以爲是哪個政府部門的辦公樓,去他家串個門,都得先心理建設一下。

其實,很多人背井離鄉,也是基於一種無奈

在熟人社會里,機會就像裝在固定的籃子裏。而一線城市機會多,平等一些,走出去就成了唯一出路。

還沒來得及打卡的最美書店,成老賴了

誰能想到呢,曾經紅極一時的“最美書店”言幾又,我還沒來得及去打卡,就先在熱搜上看到了它成爲“老賴”的消息。

如今落得個閉店的結局,還不太體面,伴隨着欠薪、跑路,狼狽退出市場。

其實,“網紅書店”這個標籤,本身就救不了一家書店。

像言幾又,它主要收入根本不靠賣書,而是靠文創周邊和咖啡餐飲在撐着。

店裏書價偏高,來來往往的打卡的人多,真正掏錢買書的少。這種模式的書店,這年頭都挺難存活的。

真想看書的,要麼網上買,要麼直接看電子書,又方便又便宜。有人說這兩年簡直是書店倒閉元年,連出版業都是夕陽產業了。

曾經壯觀的精神烏托邦,如今也只能在別人昔日的打卡照片裏,看到一點往日的輝煌了。

時代浪潮下,有一些很美的東西,悄然淹沒,只剩惋惜。

這或許就是時代的悖論——我們推着它向前,它卻把那些很美的部分,永遠地留在了身後。

相關推薦
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Microsoft Edge 或 Safari。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Scroll to Top